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遗址    墓地    墓葬    石器工业    考古    

研究学科:轻工类    建筑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298H指数:9WOS: 5 EI: 1 北大核心: 74 CSSCI: 64 CSCD: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湖北宜昌万福垴遗址发掘简报
1
《江汉考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宜昌博物馆 王超 符德明 郝勤建 黄文新 单思伟 肖承云 瞿磊 黄帆 赵芳超  出版年:2016
湖北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考古系;宜昌博物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万福垴遗址是一处大型周代聚落遗址。遗存可分为三期,年代分别为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遗址汇聚了鄂东乃至长江下游和峡江地区及长江上游的多种文化因素,同时与周文化保持了非常亲密的亲缘关系,呈现出多元文化因素融合的特征。...
关键词:万福垴遗址  分期  楚文化
湖北郧县店子河遗址发掘简报
2
《考古》武汉大学考古系;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郧县博物馆 宋海超 余西云  出版年:2011
一、遗址概况店子河遗址位于湖北省郧县青曲镇店子河村,东北距郧县县城16公里,东南距十堰市区15公里(图一)。遗址地处汉江北岸的二、三级台地上,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7′58″,北纬32°47′55″,海拔150~1...
关键词:湖北  店子河遗址  后冈一期文化遗存  煤山文化遗存  二里冈文化遗存  
皖北小孙岗、南城孜、杨堡史前遗址试掘简报
3
《考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武汉大学考古系 余杰 张辉 陈冰白 李默然 余涛 向阳 袁飞勇 单思伟 梅园 陆天书 周宁 李龙俊 马安钰 刘蓓蓓 杨丛梢 汪雪 岳健平 郭建 杨坤 史顿 刘玄英 石应城  出版年:2015
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对皖北地区的淮南市小孙岗、固镇县南城孜、宿州市杨堡等遗址进行试掘。清理了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较为丰富的遗物。所发现的双墩文化遗存、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王油坊类型遗存、岳石文化遗存等...
关键词:皖北  小孙岗遗址  南城孜遗址  杨堡遗址  史前时期
旧石器技术研究法之应用--以观音洞石核为例
4
《人类学学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UMR7041上新世及更新世技术、空间与地域人类学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李英华 侯亚梅 Eric BOEDA  出版年:20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殊学科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063096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
中国旧石器材料数量众多,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在世界旧石器考古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类型学在解读与提取石器所包含的人类技术行为信息方面的能力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中国旧石器时代的一些石制品的形态和组合与欧洲和近东常...
关键词:观音洞  剥坯  操作链  技术分析  
湖北郧县青龙泉遗址2008年度发掘简报
5
《江汉考古》武汉大学考古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陈冰白 周国平 罗运兵 陈明辉  出版年:2010
郧县青龙泉遗址2008年度发掘获取了相当丰富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迹、遗物,丰富了鄂西北地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文化内涵。同时在该遗址新确认了一批乱石滩文化的遗迹,出土遗物较为丰富,为研究该地区"后石家河文化"...
关键词:青龙泉遗址  2008年  发掘  新石器时代
泥河湾盆地三棵树旧石器遗址2008年试掘报告
6
《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人类演化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UMR7041上新世及更新世技术;重庆师范大学 侯亚梅 刘扬 李英华 刘慧  出版年: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7202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7FY110200)的共同资助
三棵树旧石器遗址发现于河北省阳原县东谷坨村东北部。2008年秋,该遗址经过小规模试掘,出土251件石制品及一些碎骨和牙化石。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工具和断块、碎片等;工具有刮削器、尖状器、端刮器、凹缺器、锯齿刃器、雕刻器...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 三棵树 旧石器时代 石制品 东谷坨石核  
秦汉时期砖瓦窑研究
7
《考古与文物》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李清临  出版年:2014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砖瓦生产的繁荣时期。在砖瓦生产中,窑炉是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之一,故对砖瓦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秦汉时期的砖瓦窑型制众多,结构各异。就地域而言,秦汉时期的核心地区即陕西省和河南省出土的砖瓦窑数量最多,型制也...
关键词:秦汉时期 砖瓦窑
观音洞遗址古人类剥坯模式与认知特征 ( EI收录)
8
《科学通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C.N.R.S.-UMR704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 李英华 侯亚梅 Boeda E  出版年:20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殊学科人才培养基金(编号:J063096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资助
通过旧石器的研究探讨史前人类的认知行为与思维特征一直是史前学者关注的问题.法国学者开创的石器技术研究方法,为回答这些问题开辟了新的视角.20世纪60年代安德雷·勒卢瓦古朗提出的"操作链"概念为该研究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随...
关键词:观音洞遗址  操作链  技术认知学  操作程式  Levallois概念  
石器研究的新视角:技术-功能分析法--以观音洞遗址为例
9
《考古》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李英华 包爱丽 侯亚梅  出版年:201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合作研究的成果之一,得到法国驻中国大使馆科技文化合作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02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技术-功能分析法通过综合考察支配石制工具生产的技术机制、分析工具刃口上所整合的技术特征,理解工具预设性的功能和使用方式,并复原打制者的意图。对观音洞遗址石器材料的分析表明,此方法在揭示打制者意图及工具预设性的功能和使用方...
关键词:石器技术-功能分析法  技术分析图  操作链  观音洞遗址  
史前陶器的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
10
《南方文物》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 李涛  出版年:2020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DIG项目(项目编号:BCS1444978);武汉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人才启动经费(项目编号:1105-60046001,1105-600460013)的支持。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熔融法和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27个史前陶片的化学组成。在层次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三种方法所得到的系统树图以及各自揭示的陶片分布模式。研究指出,在社群(尤其是超地方性社...
关键词: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  史前陶器  家户  地方性社群  社区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