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水稻    栽培技术    玉米    小麦    农业信息化建设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78H指数: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
《现代农业科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张海云  出版年:2010
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农民增收、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提升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阐述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村经济发展  作用  
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2
《种子世界》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种子管理站 赵群 高锦秀 尚文成  出版年:2007
通过比较试验,对参试12个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性状、株型及抗逆性等进行分析评议,泰玉11、泰玉14、登海3551、宁玉502、登海3463、苏玉20、宁玉2号和中科11综合表现较好。
关键词:玉米 新品种  比较试验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现代农业科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张海云  出版年:2010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特征,是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现状:存在问题  对策  
玉米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4
《农业科技通讯》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作站 赵海霞  出版年:2009
玉米栽培技术不断改进,使得玉米生产省工节本增效,本文主要列举了单粒播种栽培、宽窄行栽培、大垄双行栽培、"二比空"栽培、一穴双株栽培、免耕无公害栽培、地膜覆盖栽培7种栽培技术,尤其"一穴双株栽培"是当前农业专家研究的玉米生...
关键词:玉米 栽培技术 改进  节本增效
稻套麦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5
《大麦与谷类科学》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杨彩云 赵海霞  出版年:2008
关键词:栽培技术要点 稻套麦 生育特点 水稻生产  土壤水分条件 资源利用率  栽培方式 延后栽培
水稻旱直播田抗性杂草药剂防控试验研究
6
《种子科技》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淮安三千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朱春梅 孙环宇 周长勇  出版年:2021
本试验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1~3 d第一次土壤喷雾施药,在水稻3~4叶期间、稗草3.5叶前第二次茎叶喷雾施药处理。试验表明,封闭药剂中35%丙噁·丁草胺EC、500 g/L丙草胺EC在前期封闭处理安全性及封闭除草效果有较好...
关键词:水稻 旱直播田  抗性杂草 药剂防控  
小麦免少耕扩行机条播高产栽培技术
7
《现代农业科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作站 杨彩云  出版年:2007
小麦免少耕扩行机条播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优点,抓住免少耕扩行机条播的耕作与田间管理关键技术,选择良种、适期播种、合理播量、精细播种、化除杂草、合理追肥、适当灌排、防治病虫,再加上适期收获,能够较好地提高种麦的...
关键词:小麦 免少耕  扩行  机条播  栽培技术
对淮安市淮阴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思考
8
《现代农业科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钱飞跃 刘绪平 徐凤  出版年:2014
阐述了淮安市淮阴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分析了基层农技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 现状  问题  对策  江苏淮安  淮阴区  
多种除草剂组合对麦田抗性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
9
《现代农业科技》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淮安三千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朱春梅 孙环宇 周长勇  出版年:2022
为了筛选出对田间抗性杂草防除效果好、对小麦安全的高效除草剂,开展了多种除草剂及组合用药配方对麦田抗性杂草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除草剂通过土壤封闭处理和茎叶喷雾处理对麦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均有良好的防效,且对小...
关键词:小麦 抗性杂草 除草剂 防效 产量  
甜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10
《现代农业科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新渡乡农技站;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执法大队;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司传权 张建峰 袁玲  出版年:2009
介绍了甜瓜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甜瓜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甜瓜 播种育苗 定植 田间管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