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锦州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受众    受众心理    大众传播    长篇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研究学科:

被引量:17H指数: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浅谈大众传播中的受众心理
1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锦州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健  出版年:2003
受众是传播系统中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 ,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对受众研究的出发点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 ,从受众的认知心理、受众的需求心理及受众的心理效应来对受众心理进行整体把握 ,积极争取主动 ,进行前馈式的受众研究...
关键词:受众 受众的认知心理  受众的需求心理  受众的心理效应  
计算机与写作教学的改革
2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锦州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健  出版年:2003
计算机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国写作教学将产生深远影响,教师要适应这种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深化写作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网络 写作 改革  写作教学 计算机
徐坤长篇新作《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的悲剧意蕴
3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锦州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韩春燕  出版年:2003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一反作者固有的调侃风格 ,以凝重伤怀的纪实化笔触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精神生存的悲剧 ,展现了整个都市人群生存的悲剧状态。
关键词:坍塌  生存  异化 悲剧
电视传播与主流文化的互动
4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锦州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赵雅文 刘秀秀  出版年:2003
传播与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电视传播作为迎合受众的媒介 ,它在文化和受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营造多层次的受众文化氛围 ,接受文化熏陶 ,推动着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电视传播 受众 主流文化
电视新闻传播符号系统的构成及次范畴的作用
5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锦州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樊丽  出版年:2003
本文从信息传播的大符号观视角出发 ,在对以往电视学界有关“声”“画”地位关系论争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电视新闻传播符号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系统构成的观点 ,并简要阐述其次范畴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声”  “画”  关系  符号  系统  
在功利和唯美之间徘徊——郭沫若在中西文化交汇点上的矛盾心态分析
6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锦州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孙玉双  出版年:2002
关于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在功利和唯美之间徘徊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从道家文化和西方美学对郭沫若文学创作观的影响,从内因——气质性格和外因——时代、文化冲突等方面揭示了造成其内心痛苦的原困。
关键词:功别主义  唯美主义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冲突  郭沫若  文艺思想 文学创作观 道家文化
文品与人品的熔铸———读傅德岷《中外散文纵横论》
7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锦州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孙玉双  出版年:2003
关键词:傅德岷  《中外散文纵横论》  文品 人品 书评
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
8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锦州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壮辉  出版年:2003
由校园主持人大赛谈起,就今后主持人的发展方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了些许探讨。指出应在知识水平、采访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不断训练自己,提高素质,为迈向有个性化的主持风格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采访能力  应变能力  个性风格  知识 进取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基本素质  
对知识分子独具特色的审视——新时期女性学者小说家的理性意识
9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锦州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孙玉双  出版年:2003
新时期女性学者小说家的小说创作同其理论研究一样,极富特色。她们的作品都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隐约见出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从信念坚定到困惑迷惘直至悲哀无奈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小说 知识分子 信念坚定 小说创作 女性学者小说家  理性意识  当代文坛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