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省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城市    做青    清香型乌龙茶    栽培技术    鲜叶原料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56H指数: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研究
1
《中国农技推广》安徽省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何小卫 李贤胜 杨平 李茂权  出版年:2011
试验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促进葡萄长势均匀、简化农事操作、节省肥料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效果明显,节肥率达到58.8%;水溶性肥料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相辅相成,在提高葡萄产量、改善葡萄品质、增加农民收益等方面优势突出,...
关键词:水溶性肥料 水肥一体化 葡萄 推广应用
宣城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现代农业科技》安徽省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兰陆寿  出版年:2011
分析了宣城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提高该市水稻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生产 问题,对策  安徽宣城  
机插水稻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3
《现代农业科技》安徽省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兰陆寿  出版年:2011
介绍了机插水稻的生育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包括合理选择品种、合理安排播期、无纺布覆盖育秧、适当增加机插密度、防除杂草、合理运筹肥料、适时适度分次搁田、防止倒伏等内容,以期为机插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插水稻 生育特性 栽培技术
抓茶叶标准化生产 促农民持续增收
4
《茶业通报》安徽省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宁国市茶叶站;旌德县茶叶办公室 孙全基 薛亮 徐骏  出版年:2007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业务对口司局、财务司于2002年8月下达的“安徽省宣城市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至2005年8月结束。本文着重阐叙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及体会。
关键词:茶叶 标准化生产  措施  成效  体会  
南阳生物有机肥在西瓜上的肥效研究
5
《园艺与种苗》安徽省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聂文芳  出版年:2012
[目的]探索南阳生物有机肥对西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不施生物有机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施用生物有机肥3000、4500和6000kg/hm23个处理,分析有机肥对西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增施南阳生物有...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 西瓜 肥效
鲜食糯玉米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6
《现代农业科技》安徽省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张春平  出版年:2009
阐述了鲜食糯玉米的用途与生长特性,总结了适合宣城市糯玉米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达到最佳生产收益,为糯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鲜食糯玉米 用途  生长特性  栽培技术
宣城市稻鸭共育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对比试验研究
7
《现代农业科技》安徽省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环保站 肖翠珍  出版年:2009
为实现稻田可持续种养,优质无公害稻鸭生产,进行了宣城市稻鸭共育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育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前景广阔。
关键词:稻鸭共育 示范区 非示范区  对比试验  
南方稻区稻鸭共育技术值得推广
8
《中国农技推广》安徽省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王齐年  出版年:2008
稻鸭共育技术是农技推广人员利用生物共生关系通过改进规范模式,创建的一项无农药残留、无污染、可持续、综合性、可操作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新技术,在水稻施足基肥的前提下,于水稻主要生育期田间放养鸭群,实现不施(或少施)化肥、农药...
关键词:稻  鸭共育  产品安全  降成本 保生态  农民增收
乌龙茶锅炒新工艺做形技术与经济效益
9
《茶业通报》安徽省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省绩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孙全基 胡祖有 肖翠珍  出版年:2010
为充分利用宣城市山区产茶乡镇夏秋茶鲜叶原料,开展乌龙茶生产,进一步增加茶农收入,改变单一生产绿茶历史,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在乌龙茶生产与发展过程中,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成熟一家,发展一家,并...
关键词:乌龙茶 经济效益  技术  做形 工艺  茶生产 鲜叶原料 消费需求  
关于宣城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10
《现代农业科技》安徽省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方明  出版年:2009
介绍了宣城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开展现状及其采取的工作措施,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 现状  措施  问题  对策  安徽宣城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