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江苏古籍出版社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元稹    诗文    《元稹年谱》    诗文编年    凌濛初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170H指数:7北大核心: 36 CSSCI: 47 RDFYBKZL: 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侵华战争中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摧残
1
《抗日战争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民国春秋>编辑部 王春南  出版年:1993
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以轰炸、纵火、劫掠等种种暴虐、野蛮手段,极力毁灭中国大中小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出版社、图书馆、博物馆,对我国文化教育事业摧残至为酷烈,给中华民族文明造成深重的创伤。
关键词:国民政府教育  中央研究院  出版社  中国代表团 南京  裴文中  大中学校  中国科学社 北平研究院  北京人
元稹的早恋及其艳诗——兼答尹占华、程国赋两位先生的商榷
2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古籍出版社 吴伟斌  出版年:2002
《莺莺传》中崔张故事历来被人们认同为元稹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笔者对此一直不敢苟同 ,曾经发表多篇拙作加以辨证 ,并提出元稹十七岁与管儿早恋的新说法。尹、程两位近日对拙作提出批评 ,本文的任务即是回答他们的商榷 。
关键词:元稹 尹占华  程国赋  艳诗 诗歌  恋爱 文学研究 崔莺莺  管儿  《莺莺传》 《古决绝词》  《琵琶歌》  《梦游春七十韵》  
“张生即元稹自寓说”质疑
3
《中州学刊》江苏古籍出版社 吴伟斌  出版年:1987
元稹的《莺莺传》是唐代传奇中的名篇,它流传千古,烩炙人口。关于传中主人公张生之生活原型究竟是谁的问题,历代学者各陈己见,纷争千年。先后有张生即张籍、张君瑞、张先和元稹自寓等不同说法,后者现已成为结论性的意见,诚如有人所云...
关键词:张生  元稹自寓  自寓说  《莺莺传》 崔张故事  小年 西河  居易  韦丛  元诗
宋人说话家数考辨
4
《明清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 冯保善  出版年:2002
宋人说话家数,在话本小说史研究中,为至关紧要,又聚讼纷纭的一个话题。本文在比勘相关原始材料,进行细致解读与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目今学界已有的多达十种的说话家数的划分,都有其依据,也均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而所以歧见纷出,则...
关键词:宋代  说话 家数 伎艺 话本小说
凌濛初小说创作与晚明哲学思潮
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古籍出版社 冯保善  出版年:2001
晚明资本主义萌芽 ,王阳明心学、王学左派、李卓吾学说应运而生 ,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百姓日用是道、满街是圣人、有欲望乃人本性以及童心说 ,抨击伪道学 ,肯定私欲、经商赚钱的合理 ,指出男子之见未必尽长、女子之见未必尽短 ...
关键词:凌蒙初 哲学思潮 泰州学派  小说创作 晚明时期 阳明心学  文学影响  人文思潮
明清小说与明清江苏经济
6
《江苏社会科学》江苏古籍出版社 冯保善  出版年:1999
明清时期繁荣的江苏经济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肥田沃土,明清小说对发达的江苏 经济也给予了浓墨重彩的观照。本文在阐发了明清江苏经济对小说文体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后,对 明清小说中反映的江苏经济史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明清小说 江苏经济 商业贸易 形象  
宦官再三的打击与元稹一生的贬谪——再论“元稹勾结宦官”真相
7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古籍出版社 吴伟斌  出版年:2005
元稹早年就痛恨宦官的跋扈,他用职权惩办违制的宦官,用诗歌讽刺宦官的横行,这种活动始终贯穿元稹的一生。他在宦官或者有宦官参与的再三再四的打击下,度过了长达二十年的贬谪生涯,占到其政治活动时间的百分之九十左右。这就是历来所谓...
关键词:宦官再三的打击  促成 元稹一生的贬谪  
冯梦龙戏曲改编理论初探
8
《阴山学刊》江苏古籍出版社 周立波  出版年:1999
冯梦龙在戏曲创作和改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通过丰富的艺术实践,明确树立了“情节可观”和“不甚奸律”两条原则,建立起较为系统的戏曲改编理论。他的戏曲改编思想论和戏曲改编艺术论的建立,为以后中国戏曲理论的逐步成熟和完善。
关键词:冯梦龙  戏曲改编思想论  戏曲改编艺术论  
略论中国公案小说及其价值
9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江苏古籍出版社 常宁文  出版年:1999
公案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价值:一是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二是表现出初步民主思想的火花,三是追求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四是比较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公案小说对后世的侦探推理小说有相当的影响。
关键词:公案小说 话本 清官
论秦嘉、徐淑的五言赠答诗
10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古籍出版社 吴小平  出版年:1999
秦嘉《赠妇诗》三首和徐淑《答秦嘉诗》一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当中出现较早、艺术上较有成就的一组五言诗。秦嘉、徐淑赠答诗创作上的成功,标志着东汉后期文人五言诗创作已趋成熟,五言诗的文人化倾向已趋明朗,五言诗体已告形成且开始活...
关键词:秦嘉、徐淑  五言诗 五言诗体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