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海洋经济    条斑紫菜    资源保护    渔业经济    人工育苗技术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交通运输类    轻工类    水利类    

被引量:90H指数:5WOS: 6 北大核心: 14 CSCD: 1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的水深遥感
1
《海洋学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 张鹰 张芸 张东 钱燕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潮滩滩面高程的高光谱定量遥感反演方法研究”资助(40606044);博士点基金项目“海洋浅水地形遥感反演的关键技术研究”资助(200803190007)
南黄海的辐射沙脊群海域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应用遥感技术来测量其水下地形不仅有可能,而且势在必行。在对沿海及长江口门内外遥感反演水下地形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沙脊群海域中有代表性的一块水域为研究区,同步测量其水下地形和水流、悬沙...
关键词:辐射沙脊群 水下地形 遥感 悬沙含量  波段组合模型  
条斑紫菜养殖对海区中无机氮浓度影响
2
《环境科学与技术》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省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江苏省启东市海洋与渔业局 张寒野 何培民 陈婵飞 戴韵箐 石斌 施敏健  出版年:2005
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期间对江苏吕泗条斑紫菜栽培海区海水的无机氮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紫菜栽培可以降低整个海区的无机氮含量。在三种无机氮中,硝酸氮和亚硝酸氮的浓度变化不如氨氮明显,说明紫菜优先利用氨氮。
关键词:条斑紫菜 无机氮 生态修复
南通市条斑紫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途径
3
《海洋开发与管理》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 顾汉忠 施锋  出版年:2008
南通市滨江临海,海岸线长206千米,连陆滩涂面积10万公顷,辐射沙洲面积近8万公顷,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全市海水养殖、尤其是紫菜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南通把条斑紫菜作为渔业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加大了发展力度...
关键词:条斑紫菜 南通市  产业发展  渔业结构 辐射沙洲 海水养殖 支柱产业  农民增收
条斑紫菜干紫菜加工技术
4
《渔业现代化》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 冯智银  出版年:2002
关键词:条斑紫菜 干紫菜  加工技术  原藻处理  烘干 分级  再干燥  
浅论吕四渔场渔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5
《中国水产》江苏省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 葛海祥  出版年:2003
关键词:吕四渔场  渔业资源 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  
3种优质海洋微藻的低温保存研究
6
《江苏农业科学》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南通大学 张跃群 石斌 陆德祥 王勇军  出版年:2009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编号:06C008);江苏省南通市农业创新项目(编号:AL2006025)
研究了亚心型扁藻、三角褐指藻、球等鞭金藻3011等3种优质海洋微藻加入不同冷冻保护剂后,在-196℃超低温条件下冷冻保存24h和-20℃低温条件下冷冻保存90d的存活率以及相对生长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196℃超低温条...
关键词:海洋微藻 冷冻 保护剂 存活率 相对生长速率
建设海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为海洋经济发展护航
7
《海洋开发与管理》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 施冬菊 陆建红  出版年:2008
一、建设海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所谓海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是指通过在海上设立固定的监测站、监测点,定期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常规监测,同时对突发性海洋污染事故、海洋赤潮、海洋灾害等进行应急检测;然后由专家依据...
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预警 机制  护航 海洋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变化 污染事故 专家意见  
关于加强南通市海水养殖污染控制的思考
8
《海洋开发与管理》江苏省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 石斌 葛海祥  出版年:2003
关键词:海水养殖 污染控制 南通市  江苏  水产养殖
浅论我国设施渔业的现状和发展
9
《渔业现代化》江苏省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 施锋  出版年:2004
关键词:中国  设施渔业 发展现状  特点  规划  环境保护  苗种生产 网箱养殖 工厂化养殖 休闲渔业 人工鱼礁
南通市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10
《海洋开发与管理》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 葛海祥  出版年:2008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推动南通海洋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笔者就此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关键词:海洋经济 循环经济 南通市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