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省文史研究馆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书法艺术    文史研究馆    特殊津贴    书法家    文化艺术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轻工类    

被引量:54H指数:4北大核心: 2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
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交通分校;安徽省文史研究馆 施惟仑 张维瑛  出版年:2000
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其一在主题内容方面 ,生态旅游不能只局限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必须上升到人与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谐。其二 ,在旅游资源的应用方面 ,生态旅游不仅应亲近自然、保护自然 ,还应使...
关键词:生态旅游 绿色旅游 高级形态  
“徽文化”西进与安徽文化品牌推广
2
《地域文化研究》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庆跃先 蒋兆雷  出版年:2018
安徽省人民政府重点调研课题(AHZ-2017-003)
"徽文化"是安徽三大文化板块(徽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敦煌学、藏学一起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三大地域文化。分析探讨"徽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徽文化"的主要内容,意在发现"徽文化"的当代价值,为实施"徽文化...
关键词:徽州  “徽文化”  文化品牌
“金字塔型”社会结构的机理特征及其“惯性”探源
3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安徽省文史研究馆 吴昭谦  出版年:2003
“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具有:纵向性、单向性、阶梯性、隶属性、整体性、封闭性、独特性、稳定性、再生性、人为性的十大机理特征。它在历史上的“必然”与“惯性”溯源于“唯上”和“归一”的社会意识。
关键词:社会结构 机理特征  社会意识 阶级社会 等级制度  
“东西合璧”是吴汝纶教育思想的主旋律——兼与“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比较
4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省文史研究馆 吴昭谦  出版年:2004
与清末教育的主流思想“中体西用”不同 ,吴汝纶教育思是“中西合璧” ,即为一种“合二而一”
关键词:吴汝纶 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  近代  
李鸿章与吴汝纶的师友情缘
5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省文史研究馆 吴昭谦  出版年:2008
清末重臣李鸿章与教育改革家吴汝纶亦师亦友30年,风雨沧桑,患难扶持。二人知遇知交,似水如酒。《李文忠公全书》的编篡,又经历了怎样的缘由、风波?通过历史回顾将给你一个昭示。
关键词:李鸿章  吴汝纶 师友情缘  
明中都皇陵神道碑研究
6
《滁州学院学报》安徽省文史研究馆;朱元璋研究会 孙祥宽  出版年:2020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政府西南,是明太祖父母的陵墓。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陵前神道碑进行研究:明皇陵神道碑建造始末;明皇陵神道碑形制称谓;明皇陵神道无字碑含义;明皇陵神道御制碑价值,以期比较全面准确地认识和了解明皇陵神道碑。
关键词:明中都  皇陵 神道碑
淮河南北过渡带的地域文化特色
7
《蚌埠学院学报》安徽省文史研究馆 郭学东  出版年:2012
"淮河南北分界带"是淮河流域一个特殊自然地理区域,同时也是南北文化过渡、交融地带,蕴育了特色鲜明的淮河文化。它在千里长淮上下,形成了以信阳为中心的"淮汉文化"、以中游蚌埠为中心的"皖淮文化"、以淮安为中心的"淮扬文化"这...
关键词:淮河  过渡带 文化特色
安徽地区风雹雪霜災害记载初步整理
8
《安徽史学》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災害资料搜集组  出版年:1960
我们根据安徽省、府、州、县志记载,将我省历史上近千年来的自然災害资料,作了系统的整理,并已分别发表过以下三篇: 一、《安徽地区历代旱災情况》(《史学工作通讯》1957年第二期。《安徽史学通讯》前身); 二、《安徽地区地震...
关键词:安徽地区  县志  近千年  康熙 大风雨  大雪 乾隆 十七年  无为县  新安江流域
从两次海防大筹议看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与海军建设
9
《江淮文史》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翁飞  出版年:2014
自1874年日本侵台引起第一次海防大筹议起,在甲午战前20年,晚清政府对于近代海防和海军建设,经历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过程。作为身处近代国防、外交冲要地位的淮系集团领袖李鸿章,在两次海防大筹议中,尽可能利用其个人影响和本集团...
关键词:海防思想 海军建设 李鸿章  淮系集团  甲午战前 晚清政府 近代  领袖
“天人合一”思想的科学哲学新思维
10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省文史研究馆 吴昭谦  出版年:2004
近年来 ,有关“天人合一”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呈逐年上升之势 ,学界对“天人观”提出了不同的现代阐释理念。从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与“盲区”到新“天人合一”思想的科学哲学新思维 ,并上升到“宇宙关系民主论”的广度与...
关键词:“天人合一”  科学哲学 儒学 宇宙关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