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法官    民事诉讼    法律工作者    复验    即决判决制度    

研究学科:

被引量:24H指数:3北大核心: 7 CSSCI: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试论民事诉讼立案审查制度的必要性
1
《人民司法》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亚东  出版年:2005
我国民事诉讼法在限事诉讼程序的启动方式上规定了审查诉状,决定是否簧理的立案宙查程序。近段时间,民事诉讼法学界从关注当事人诉权出发,对人民法院的立案审查提出质疑,主张人民法院应当登记立案,只要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了符...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  立案审查 审查制度 当事人诉权 人民法院  诉讼程序  提起诉讼  形式要件 法定形式 起诉状
论法官主动与被动的平衡把握
2
《法律适用》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亚东  出版年:2005
关键词:法官 民事诉讼 主动性 被动性 中国  法院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3
《人民司法》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惠玲  出版年:2006
现实生活中公司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被吊销营业执照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对被吊销营业执照公司的主体资格的认定、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对此类纠纷的处理和责任承担等等。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疏漏和矛盾,导致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时...
关键词:吊销营业执照 公司债权人 法律问题 行政法规 被告主体  现实生活  主体资格 利益保护  责任承担  相关法律
法官的自律与他律
4
《人民司法》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惠玲  出版年:2001
关键词:法官 他律 法律工作者 司法公正 自律意识
论终审判决权威性的维持
5
《法律适用》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惠岭  出版年:2003
终审判决的权威性又称判决的终局性,即终审判决一旦作出,就具有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除非其存在明显的错误,才可作为例外给予再审救济。终审判决的权威性是由一国的司法制度决定的。
关键词:终审判决 司法权威 司法制度 法律适用 再审制度 民事诉讼  中国  
我国值班律师制度有效法律帮助权浅析
6
《法制与社会(旬刊)》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 田沼西  出版年:2019
我国值班律师制度有效法律帮助权的基石是有效辩护原则。认清我国值班律师制度有效法律帮助权,应厘清诸如法律帮助权和有效法律帮助权等概念。我国值班律师制度有效帮助权的阻碍,既来自于立法层面本身局限,也来源于诸多司法实务性难题。...
关键词:法律帮助 有效辩护原则  应急性  立法  
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异议权简论
7
《法制博览》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 田沼西  出版年:2019
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异议权的权利主体是罪犯;对象是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内容是判决、裁定所载内容;期限是罪犯在判决、裁定生效到案后至被交付执行刑罚前。法律之所以赋予罪犯异议权,主要是因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本身对程序参与原则、...
关键词:刑事缺席审判 异议权 参与原则  审查
民众参与司法问题研究
8
全国法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2008年年会 2008张亚东  出版年:2008
近年来,司法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但是,大量发生的涉诉信访案件却表明司法改革的成果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圆满成效,并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只是“习惯性地从供给面看问题、订立目标和思考解决之道”,仅仅从司法...
关键词:司法改革 公众参与 法治建设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诉讼构造臆想
9
《时代报告(学术版)》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 田沼西  出版年:2019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理论及司法实践,在我国刑事诉讼三大程序关系中,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为一般程序,速裁程序为例外程序。从长远来看,应积极探索我国不同的诉讼程序走不同诉讼构造模式的路径,具体来讲,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走三角诉讼构造...
关键词:一般程序  例外程序  三角构造  线性构造  控诉地位  
如何适用《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二十一条?
10
《人民司法》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庭 孟繁堂  出版年:1996
如何适用《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二十一条?编辑同志:《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我们对“由人民法院决定”的规定认识不...
关键词:收费办法 法院诉讼 二十一条  诉讼费用的负担  法院调解 达成协议  安徽省淮北  最高人民法院  实体内容  中级人民法院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