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红楼梦》    红楼梦    俞平伯    红学    红学研究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23H指数:3北大核心: 1 CSSCI: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腰斩《红楼梦》有罪程伟元高鹗有功——坚持正确评价标准,科学认识后四十回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1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共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 张兴德  出版年:2009
腰斩《红楼梦》、贬低否定后四十回的现象正从红学界通过大众媒体向外扩散。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后四十回对《红楼梦》的普及、广泛流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保全了《红楼梦》,这是一个不能低估的功绩。不能把"脂批"作为评论和否定后四...
关键词:《红楼梦》后四十回 脂评 红学误区  
《红楼梦》中的忧患意识思想
2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 张兴德  出版年:2007
忧患意识是《红楼梦》的重要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红楼梦》是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危言"。它明写的是一个家族的衰落,实际反映的却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即被人们称之为的"康乾盛世"。贾府的衰败过程和衰败原因是"康乾盛世"...
关键词:《红楼梦》 古代小说 忧患意识
红楼画卷的赏析与解读——读胡文彬先生的《红楼梦与北京》
3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 张兴德  出版年:2008
关键词:《红楼梦》  北京城 胡文彬  解读  赏析 画卷 民俗风情 时代生活  
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哲学理趣——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4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共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 张兴德  出版年:2014
毛泽东同志是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公认的诗人。这样的"四位一体",使他的政治、军事理论著述充满了哲人的睿智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有不可驳辫的逻辑力量,同时也富有诗人的激情、诗的文采和感染力。同样,在他的一些诗...
关键词:毛泽东 诗词 辩证法 历史观
关于全面、辩证、科学地看脂批问题——回应俞平伯先生在晚年红学研究自省之二
5
《铜仁学院学报》中共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 张兴德  出版年:2012
回应俞平伯先生晚年关于红学研究乱象的自省是目前红学研究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其中,对脂批应该全面、辩证、科学地看。研究脂批,应该研究全部的脂批,并且要作综合分析,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部分。脂批"打架"现象证明脂批可能是假的。...
关键词:俞平伯 脂砚斋 脂批
“为闺阁昭传”说质疑--兼谈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目的
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中共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 石晓博 张兴德  出版年:2012
指出"为闺阁昭传"是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目的的误读,并非曹雪芹的本意;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有对人生和社会深刻的哲理思考,他比较自觉地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识和解读封建社会,全书充满了《易》的理论和思想。
关键词:红楼梦 为闺阁昭传  曹雪芹  
《红楼梦》中的“虚无思想”辨
7
《铜仁学院学报》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 张兴德  出版年:2009
区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是研究红楼梦虚无思想的前提;对红楼梦中一些虚无思想的描写应纵观全书,全面辨证地具体地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红楼梦中对佛、道人物和道、观、寺、庙的调侃、嘲讽的描述,说明曹雪芹了解佛道经典而不信佛道。...
关键词:红楼梦 虚无思想 全面  辩证
读俞平伯晚年自省和“李希凡自述”想到的——回应俞平伯晚年的《红楼梦》研究反思
8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中共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 张兴德  出版年:2013
俞平伯先生晚年的红学自省是真实可信的,应引起红学界高度重视,他的红学研究思想的重大变化同1954年那场对他的批评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对当年那场"批俞评红"不能全盘否定,不能只讲负面问题,而全盘否定其正确性和必要性。现在红学...
关键词:《红楼梦》 俞平伯自省  李希凡自述  批俞评红  
红学研究中的泛娱乐化、非文学化、非学术化问题
9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 张兴德  出版年:2011
红学研究中存在的单纯追求趣味化、泛娱乐化,对《红楼梦》解读的非文学作品化、神秘化以及红学文章(著述)的非学术化问题,已经超出了学术界,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是低俗、庸俗、媚俗文化风气在红学领域的表现,是对《红楼梦...
关键词:《红楼梦》 红学 泛娱乐化 非文学化  非学术化  
从俞平伯晚年自省和“李希凡自述”想到的(之三)——回应俞平伯晚年的红学研究反思
10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共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 张兴德  出版年:2014
俞平伯先生晚年的红学自省是真实可信的,应引起红学界高度重视,他的红学研究思想的重大变化同1954年那场对他的批评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对当年那场"批俞评红"不能全盘否定,不能只讲负面问题,全面否定其正确性和必要性。现在红学研...
关键词:红楼梦  俞平伯 李希凡自述  批俞评红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