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城市    栽培技术    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规程    耕地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63H指数:4北大核心: 2 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公司+农户”产业化模式运作中的制度缺陷分析
1
《安徽农学通报》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史高江  出版年:2003
介绍了准市场契约型产业化模式的特征,分析了"公司+农户"模式运作中的制度缺陷。
关键词:“公司+农户”  产业化模式  经营体制  市场契约型  运作模式  
皖南山区土壤酸化趋势研究--以宣城市广德县为例
2
《土壤》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贤胜 杨平 卢祖瑶 汤祖明 戴晓晶  出版年:2008
皖南山区土壤出现了酸化趋势,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宣城市广德县为例,通过将最新一轮土壤调查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pH值进行对比分析,从总体、主要土壤类型、农用地类型以及空间分布4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土壤酸化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土壤酸化 PH值 广德县  
基于GIS的广德县耕地水稻种植适宜性定量评价
3
《安徽农学通报》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聂文芳  出版年:2010
农业部;财政部补贴资金项目"广德县测土配方施肥"
以广德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对广德县耕地开展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工作,以了解广德县耕地水稻种植适宜性状况。其评价结果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种植水稻的耕地面积分别为...
关键词:耕地 水稻种植适宜性  定量评价  广德县  
用GIS对广德县耕地小麦种植适宜性定量评价
4
《安徽农学通报》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叶军华  出版年:2009
农业部;财政部补贴资金项目"广德县测土配方施肥"
基于广德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采样调查分析结果,利用GIS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广德县小麦种植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分级。结果表明: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面积分别为7400 hm2、31150 h...
关键词:耕地 小麦种植适宜性  定量评价  广德县  
脱毒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及贮存技术
5
《安徽农业科学》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史高江  出版年:2003
农业部节水农业示范基地项目
怎样让秋马铃薯在春节前上市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价格 ?怎样让秋马铃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 ?从生产实际出发 ,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试验 ,总结出一套秋马铃薯栽培和贮存技术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秋马铃著  脱毒 稻草覆盖 地埋法  贮存  
水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6
《安徽农学通报》宣城市农技推广中心;泾县农技推广中心 张春平 陈玫  出版年:2007
本文主要阐述了水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其主要内容是田块的选择,科学的化除和合理的肥水管理等。
关键词:水稻 免耕直播 栽培技术
抛秧水稻易倒伏原因及改进措施
7
《安徽农学通报》宣城市农技推广中心 张春平  出版年:2008
本文主要介绍抛秧水稻易倒伏的成因,以及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抛秧稻 倒伏成因  对策  
宣城市探索农技推广体系创新模式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8
《安徽农学通报》宣城市农技推广中心;郎溪县农技推广中心 王齐年 叶军华 陈金保 胡云峰  出版年:2006
县级农技推广正面临千家万户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其体系、服务“两个创新”势在必行。本文简介郎溪、旌德两县农技推广体系,服务“两个创新”的两种不同模式...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 服务  创新  困难  建议  
宣城市农产品产地编码试点工作的做法及意义
9
《安徽农学通报》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宣州区农技推广中心 王齐年 方明 肖翠珍 聂文芳 程东方  出版年:2007
建立农产品产地编码制,是从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投入、经管,便于社会监管,为消费者查询产品相关信息提供快捷的服务通道,也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使消费者放心消费,从而为农产品赢得更多的市场和更好的利润。本文...
关键词:农产品产地编码、编码卡  作用、意义  制作、效应  
宣城市中华猕猴桃资源分布现状调查
10
《安徽农学通报》宣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方明  出版年:2009
介绍了宣城市中华猕猴桃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和数量等基本情况,初步评估其濒危状况和保护价值,并提出了保护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中华猕猴桃 资源分布 现状  保护措施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