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南大学法文化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官治    档案史料    清末    士大夫    犯罪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34H指数:3北大核心: 2 CSSCI: 6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涉诉信访与法治的中国路径--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背景
1
《北方法学》河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大学法文化研究所 任瑞兴  出版年:2009
2008年度河南大学人文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法理学视野下的诉权:以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权利保障为基点”(项目编号:2008YBRW0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诉权的法哲学研究:基于和谐社会中公民权利保障的视角”(项目编号:09CFX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国当前治国理念之表达,也是促使法学界重新审视法治的中国路径之契机。而涉诉信访就是我们在探究法治的中国路径时所必须正视的一个典型问题。它是我国一段时期以来诉权与司法权之间的扭曲关系、重实体正义而轻程序正...
关键词:涉诉信访 法治的中国路径  和谐社会 创造性转化  
近代早期英国犯罪史学述评
2
《世界历史》河南大学法文化研究所 杨松涛  出版年:2007
关键词:西方史学 犯罪 近代早期  历史学研究 述评  英国  70年代  边缘阶层  
塑造“国民”:清末政府的努力及困境
3
《社会科学论坛》河南大学法文化研究所 郭绍敏  出版年:2009
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一个“民族-国家-国民”三位一体的综合,三者构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强化的关系,国民性问题是内在于民族主义的一个问题。如果借用柄谷行人对日本现代文学起源的认识。可以说,正是有了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这一装置。国...
关键词:国民  清末政府  现代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 三位一体  相互依存 文学起源
传统和谐思想与中国古代司法
4
《学术论坛》河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大学法文化研究所 张文勇  出版年:2009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对古代司法审判影响很深,它主要表现在司法中注意防止和纠正冤案、错案;注重情理法相结合;允许亲族相讼;互相制约的司法机构设置;注意保护弱者的权益;重视教育说服和息讼等六个方面。和谐思想是中国古代司法的重要指...
关键词:和谐思想  中国古代  司法审判
清末宪政改革中的地方自治——以《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为中心的考察
5
《北方法学》河南大学法文化研究所 郭绍敏  出版年:2007
早在“百日维新”前夕,朝廷官员袁世凯就提出了异于康梁的、自地方变起的改革思路。1901年后,袁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力资源,在天津推动地方自治改革,颇有成效。终于,以预备立宪为契机,地方自治改革得以在全国推行。本文试图以...
关键词:立宪 士大夫 地方自治 官治
清末士大夫的地方自治思想与地方自治政策之推行——以《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为中心的考察
6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河南大学法文化研究所 郭绍敏  出版年:2007
清末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国文明所面对的绝非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当国门洞开之后,西学东渐...
关键词:筹备立宪  档案史料 国内政治  官治 价值取向  宪政改革  宪政基础 宪政精神 中国近代化  孙宝琦  
清末士大夫财政立宪观述评
7
《光华法学》河南大学法文化研究所;南京大学政治学系 郭绍敏  出版年:2009
清末宪政改革面临着财政上的困境。财政清理得不到地方督抚的有力配合,巨额赔款压力使得推行新政的经费捉襟见肘。为解决新政经费而向民众加征赋税,结果却变成戕害民生的手段,新政反成'病民之根',以致于民变迭起。在此背景下,士大夫...
关键词:财政立宪 士大夫 地方主义 民变
辩论、政争与宪政之道——读《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
8
《社会科学论坛》河南大学法文化研究所 郭绍敏  出版年:2008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资助;项目编号:2006-QN-005
张灏教授曾指出,清末民初(1895-1920)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转型时代,在此期间,一方面的变化是中国文化取向的危机,另一方面则是新的思想论域的出现①。其实,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而言,清末民初又何尝不是一个转型时代呢...
关键词:辩论 制宪 国会 中华  遗产 失败  宪政 政争
法律解释学中国化的意蕴
9
《法律方法》河南大学法文化研究所 李见伟  出版年:2010
法律解释学中国化这个论题,是基于对法律解释学所承载的历史使命、研究的主要场域、"高雅与媚俗"的研究旨趣及当前法律解释学遭遇的困境的综合思考下提出的,它强调法律解释学的发展应提高其回应实践的能力。法律解释学中国化将通过法律...
关键词:法律解释学 法律解释学中国化  法律方法
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10
《职业圈》全国人大常委会图书馆;河南大学法文化研究所 李飞 郭绍敏  出版年:2007
任何权力都有一种合法性诉求,希望得到社会成员的道德认同,进而得到他们的信仰和服从。对政治权力"合法性"的论证有两种典型思路,一是社会契约论,二是功利主义。尽管两者存在理论上的分歧,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内在统一的。文章即试...
关键词:政治权力 合法性 法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