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高聚物    隧道    盾构隧道    降水    

研究学科:建筑类    水利类    交通运输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227H指数:19WOS: 72 EI: 125 北大核心: 448 CSSCI: 5 CSCD: 30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不同植被覆盖类型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征
1
《生态环境学报》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卢乔倩 江涛 柳丹丽 刘智勇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9294)
基于1982-2012年植被生长季(4-10月)GIMMS NDVI 3g数据集、中国气象数据网同时期气温与降水月值0.5°×0.5°格点数据集(V 2.0)和MODIS土地覆盖产品,运用GIS和相关统计方法,对中国长时...
关键词:NDVI 气温 降水 相关性  时滞效应 中国  
非水反应类高聚物注浆渗漏水处治工程实践 ( EI收录)
2
《水力发电学报》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王复明 范永丰 郭成超  出版年:2018
河南省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172107000032)
针对施工及运行期地下工程存在的突涌水与渗漏灾害,结合非水反应类高聚物注浆材料特性与技术特点,提出突涌水的膜袋封闭反压注浆与渗漏的导管注浆处治方案。根据防渗封堵过程及其对渗水处的作用机制,揭示高聚物对于土体固结下反压封堵、...
关键词:地下工程  渗漏 非水反应类  高聚物注浆 处治
给排水管道非开挖CIPP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3
《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向维刚 马保松 赵雅宏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9254)。
CIPP(原位固化法)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内衬管与原管道紧密贴合、内衬管连续且表面光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污水管道、供水管道等给水排水管道的修复和更新。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对该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非开挖修复 原位固化法  结构刚度 弹性稳定性  管周土压力  
超长距离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在隧道精准地质勘察的研究及应用
4
《隧道建设(中英文)》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省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马保松 程勇 刘继国 朱冬林 闫雪峰 赵强  出版年:2021
为弥补传统钻探勘察方法存在的不足,更加精确地对隧道围岩信息及岩体应力分布特征进行探测,提出将非开挖管道建设的水平定向钻进技术(HDD,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用于隧道地质勘察的新方...
关键词:隧道 地质勘察 水平定向钻进技术 高清钻孔电视  
红层软岩遇水崩解特性试验及其界面模型 ( EI收录)
5
《岩土力学》中山大学工学院;广东省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潘艺 刘镇 周翠英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15306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No.41227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1372302;No.4147225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No.SQ2017YFSF060085)~~
红层软岩遇水崩解是引发工程灾害的重要原因。红层软岩遇水崩解缘于水作用下软岩细观成分组构的变化,但目前软岩崩解特性定量表征研究多根据宏观现象,所得到的崩解模型难以对软岩崩解的细观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室内软岩静态崩解和软岩碎片...
关键词:红层软岩 崩解特性  水-岩作用 界面模型  
矩形顶管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6
《隧道建设(中英文)》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九州大学地球資源工程学院 马鹏 岛田英树 马保松 黄胜 周浩  出版年:2022
首先,对矩形顶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当前矩形顶管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并结合顶推力预测、注浆减阻、背土效应演化机制和控制对策、顶进过程中的地层响应模式和沉降计算、工作面稳定性评估等关键技术问题,对...
关键词:矩形顶管 顶推力 开挖面稳定性 背土效应  矩形掘进机  
水质遥感监测的关键要素叶绿素a的反演算法研究进展
7
《遥感技术与应用》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罗婕纯一 秦龙君 毛鹏 熊育久 赵文利 高辉辉 邱国玉  出版年:2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YS2017YFGH000958);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JCYJ20180504165440088)资助。
叶绿素a浓度是表征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遥感手段反演叶绿素a浓度是实现水体富营养化监测的一个有效途径,已衍生出了一系列叶绿素a浓度反演算法。这些算法各有所长,适用范围也各自有别。由于水体光学特征差异,盲目套用这...
关键词:叶绿素A 遥感 水体 水质 富营养化
广东省各区县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及特征分析
8
《生态环境学报》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贺斌 胡茂川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065);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1111530001);珠江人才计划项目(2019QN01L682)。
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对全省氮磷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39%和63%。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广东省水体污染、湖泊富营养化和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理清全省各区县农业面源污染负荷量和特征对面源污染防治和...
关键词:污染负荷 氮磷污染 时空分布  污染程度 种植  畜禽养殖
陆域蒸散的测算理论方法:回顾与展望
9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气候与海-气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Faculty of Agriculture;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刘元波 邱国玉 张宏昇 杨永辉 张寅生 王权 赵文智 贾立 吉喜斌 熊育久 鄢春华 马宁 韩淑敏 崔逸凡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879255,41430855)资助。
蒸散是地球水分循环与能量转换的关键环节.陆域蒸散的精准测算是地球物理、生物乃至环境过程研究的共同科学难题.以英国Dalton和Penman等人为代表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大气边界层湍流交换理论与实验的不断发展,奠基了现代主流...
关键词:蒸散 大气边界层 非均匀下垫面 不确定性
珠江流域东江(东莞段)溶解氧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EI收录)
10
《湖泊科学》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徐闯 刘广州 陈晓宏  出版年:202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61125203,U1911204)联合资助。
溶解氧是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度量指标,研究溶解氧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揭示河流溶解氧动态过程和理解水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许多河流均存在溶解氧偏低问题,严重影响河流水质.基于此,收集了珠江流域东江(...
关键词:溶解氧 时空变化  调控因素  东江(东莞段)  珠江流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