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    氧化石墨烯    数值模拟    温泉水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矿业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980H指数:16WOS: 32 EI: 24 北大核心: 135 CSSCI: 2 CSCD: 10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基于多变量LSTM神经网络的地下水水位预测 ( EI收录)
1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化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地质资源环境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筹);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闫佰忠 孙剑 王昕洲 韩娜 刘博  出版年:2020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18M631874);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2018403040);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ZD2019082);河北地质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Q2017011);河北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2017-59);河北省地质资源环境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JCYKT201901);河北省地矿局科研项目(454-0601-YBN-U1MR).
为解决以往模型未考虑地下水位相关影响因素的问题,探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在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采用多变量输入的方式,构建了基于多变量LSTM神经网络的地下水水位预测模型。以泰安市岱岳区...
关键词:地下水位预测 LSTM  多变量
长期免耕和深松提高了土壤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及全氮含量
2
《中国农业科学》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李景 吴会军 武雪萍 王碧胜 姚宇卿 吕军杰  出版年:2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408、2016YFD030080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132019034、1610132019033);河北地质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Q201903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22B03)。
【目的】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团聚体和密度联合分级方法,旨在揭示长期耕作对表层土壤团聚体内密度颗粒组分SOC及TN的影响,为深入理解黄土高原农田土壤碳氮提升机理提供依据。【方...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长期耕作 团聚体 有机碳 氮  密度分组  
添加玉米秸秆对旱作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王碧胜 于维水 武雪萍 高丽丽 李景 李生平 宋霄君 刘彩彩 李倩 梁国鹏 蔡典雄 张继宗  出版年:20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408;2016YFD03008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22B03);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132019033)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对不同耕作处理下旱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影响,旨在探究长期传统耕作土壤添加秸秆后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变化规律,并确定添加秸秆提高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原因,为旱地农田固碳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大...
关键词:添加秸秆  旱作土壤 团聚体 有机碳
不同耕作措施下添加秸秆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4
《中国农业科学》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碧胜 于维水 武雪萍 高丽丽 李景 宋霄君 李生平 卢晋晶 郑凤君 蔡典雄  出版年:2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408、2016YFD03008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22B03);青岛农业大学博士基金(663/1120069)。
【目的】探究添加秸秆对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为北方旱作农田固碳增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长期进行传统耕作(CT)和免耕(NT)的大田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培养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传统耕作土...
关键词:团聚体 有机碳 δ13C  土壤酶 添加秸秆  耕作措施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滹沱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5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丁永康 叶婷 陈康  出版年:2022
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QN20214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238);河北地质大学青年科技基金项目(QN202143)资助。
滹沱河流域位于山西和河北两省境内,是山西忻州市和河北石家庄市的“母亲河”,也是海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21年间月尺度MOD13Q1(250 m)数据集...
关键词:滹沱河流域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气象因素 驱动因子  
天童常绿阔叶林中常绿与落叶物种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6
《生物多样性》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方晓峰 杨庆松 刘何铭 马遵平 董舒 曹烨 袁铭皎 费希旸 孙小颖 王希华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31210103920)
物种多度分布是对群落内不同物种多度情况的数量描述,作为理解群落性质的基石,其形成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常绿与落叶物种是两类有着不同物候性状与生长策略的物种集合,它们普遍共存于常绿阔叶林中。在天童20 ha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
关键词:累积经验分布函数  模型拟合  中性理论模型  生态位模型  纯统计模型  物种多度分布
丛枝菌根真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增强植物耐性研究进展
7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协同创新中心;河北地质大学自然资源资产资本研究中心 苗志加 孟祥源 李书缘 马超 李晴 安贺銮 赵鑫 赵志瑞  出版年: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1A2023);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21553601D);河北省引进国外智力项目(22205018);河北地质大学科技创新团队项目(KJCXTD-2021-09);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2021403002)。
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一种能与大多数植物共生的土壤有益菌,其与植物共生形成的菌根体系在提高植物重金属耐性、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系统阐述AMF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及其增强植物耐性的机制,本文...
关键词:土壤  重金属 植物修复 丛枝菌根真菌 耐性机制
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特征及成因
8
《中国岩溶》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王瑞 李潇瀚  出版年:2021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238);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D2019403193);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YYWF20181301);河北地质大学青年科技基金项目(QN202111);河北地质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Q201610)。
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是河北邢台市生产和生活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受到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泉域地下水流场明显改变,水化学场演变机制有待查明。本研究在水文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测试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方法(描述性统计、P...
关键词:岩溶水 水化学特征 演化规律  形成作用  百泉泉域  
免耕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冬小麦土壤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9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人民政府;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郑凤君 王雪 李景 王碧胜 宋霄君 张孟妮 武雪萍 刘爽 席吉龙 张建诚 李永山  出版年: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408、2016YFD03008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22B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132019033)。
【目的】探讨免耕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冬小麦土壤酶活性及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明确免耕条件下的科学施肥方法,为提升土壤生物学活性和改善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山西运城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免耕(NT)和免耕增施有机肥(...
关键词:免耕 免耕增施有机肥  土壤酶 总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冬小麦
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10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团队;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李潇瀚 张翼龙 王瑞 李政红  出版年:2018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1121163);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YWF201626);河北地质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Q201610)~~
在水文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离子比例系数、Piper三线图、Gibbs图及剖面Schoeller图等方法对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展开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明显受到地形...
关键词:呼和浩特盆地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演化规律  形成作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