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法门寺博物馆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工艺品    出土    法门寺地宫    唐代    茶文化    

研究学科:轻工类    哲学类    经济学类    建筑类    航空航天类    

被引量:130H指数:6北大核心: 18 CSSCI: 10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捻金线的制作工艺
1
《考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门寺博物馆 杨军昌 张静 姜捷  出版年:2013
陕西省文物局2008年的科研课题
前言法门寺塔基地宫1987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丝织品,其中一部分使用捻金线作为装饰材料^[1]。这成为法门寺丝绸织造技术和装饰技法的一大特色,也是研究唐代捻金线装饰工艺的珍贵资料。由唐代捻金线派生,
关键词:法门寺地宫 唐代 丝绸 捻金线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
2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法门寺博物馆 蔡新娟  出版年:2017
会计基础工作对事业单位开展事业活动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类别庞杂、规模不一,一些小规模的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账簿体系不全、专业人才缺乏、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等问题,为此,只有通过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关键词:会计 事业单位  问题  
从皎然的茶诗看皎然与陆羽的关系──茶诗夜读札记之一
3
《农业考古》法门寺博物馆 李新玲  出版年:2004
关键词:皎然 陆羽  茶文化 诗歌 品茶艺术  茶叶生产技术  茶道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秘色瓷几个问题的探讨
4
《文博》法门寺博物馆研究室 王仓西  出版年:1995
一、引 言 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有三大谜案长期得不到解决,即探求柴窑、邢窑、秘色瓷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陶瓷考古事业的迅速发展,这些迷案终于有了破解。八十年代初在河北临城县找到唐宋邢窑遗址。一九八七年四月,法门寺塔地...
关键词:秘色瓷 地宫 上林湖  越窑瓷器 几个问题  “瓷秘色”  越窑青瓷 陶瓷考古 内凹底  器物  
法门寺地宫出土唐髹漆平脱秘色瓷碗髹漆工艺初探
5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法门寺博物馆 张勇剑 杨军昌 姜捷  出版年:2020
在1987年的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中,出土一对髹漆平脱秘色瓷碗,是秘色瓷与金银工艺、髹漆工艺完美结合的珍贵文物。为了对其髹漆工艺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利用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髹漆残块、银扣残块样品...
关键词:秘色瓷器  髹漆工艺  平脱工艺  法门寺  
从黄堡窑出土陶瓷茶具谈唐代烹茶与点茶
6
《文博》法门寺博物馆 王仓西  出版年:1996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上至史前社会,所谓炎帝尝百草而治病,《诗经》中的“周原(?)(?),馑茶如饴”(荼即茶),下至现代,茶作为中国人饮食品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但远古时代,茶似乎只作为一种治病的药材,茶作饮料是两汉以后的事...
关键词:黄堡窑  陶瓷茶具 茶文化  长沙窑 黑釉瓷 魏晋南北朝  点茶 《茶经》 唐后期  中晚唐  
唐代金银茶器辨析
7
《农业考古》陕西乾陵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 梁子 谢莉  出版年:2005
关键词:唐代  茶器 金银 出土文物 饮茶文化 宫廷茶道  法门寺  学术研究 二十世纪  日本茶道
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唐代香料初探
8
《农业考古》陕西省法门寺博物馆 权飞  出版年:2016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香料一组,地宫同时出土《衣物账》碑记为:"乳头香山二枚,重三斤;檀香山二枚,重五斤二两;丁香山二枚,重一斤二两;沈香山二枚,重四斤二两。"本文认为,唐代香料的使用有礼仪制度、宗教祭祀、香身保...
关键词:法门寺唐塔地宫  香料考释  用香习俗  
法门寺地宫出土伊斯兰琉璃器之研究
9
《文博》法门寺博物馆 任新来  出版年:2011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玻璃器,是世界伊斯兰玻璃考古的重大发现。本文通过对法门寺玻璃器的研究,结合国外伊斯兰玻璃器的考古发现与器物特特征,探讨法门寺玻璃器的制造时间、生产地点与文化内涵。
关键词:法门寺  伊斯兰玻璃器  研究  
慈觉大师所亲历到晚唐茶事
10
《农业考古》陕西乾陵博物馆;陕西法门寺博物馆 梁子 谢莉  出版年:2004
关键词:慈觉大师  晚唐 茶事 茶文化 寺院僧人  团茶  散茶 饮茶习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