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玉米    选育    广西玉米    栽培    选择育种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轻工类    建筑类    

被引量:435H指数:13WOS: 2 北大核心: 15 CSCD: 5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紫色甘薯花青素的应用前景
1
《安徽农业科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李彦青 卢森权 黄咏梅 吴翠荣  出版年:2008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4030);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项目(2005DKA21000)
紫色甘薯色素是从紫色甘薯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食用花青素类色素。紫色甘薯色素的光和热稳定性较好,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改善肝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针对紫甘薯色素的来源、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的应...
关键词:紫色甘薯 花青素 应用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2
《广西农业科学》广西玉米研究所 黄开健  出版年:1993
以1990年早造本所区试点15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经过遗传相关、通径分析的统计研究,看出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但对产量贡献较大的是穗长、穗粗、行粒数和出籽率。以这几个因子...
关键词:玉米 农艺性状 遗传相关  通径分析
硫酸锌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研究
3
《植物保护》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广西玉米研究所 王晓鸣 吴全安 张培坤  出版年:1999
硫酸锌1000倍液对肿囊腐霉与禾谷镰刀菌的抑菌半径分别为16mm、2mm,而同一浓度的杀菌剂普力克为34mm与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6gZnSO4分批施入再接肿囊腐霉的发病率在25%~17%,接禾谷镰刀菌的发病率...
关键词:硫酸锌 玉米 茎基腐病 防治  
广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考
4
《中国种业》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孔祥林 闫飞燕  出版年:2008
广西自然基金项目(桂科自0728165);广西玉米研究所发展基金项目(200602)
玉米生产在广西粮食生产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但目前在调减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形势下,正面临着甘蔗、木薯、蚕桑等作物的竞争,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广西玉米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措施是在抓好玉米生产、...
关键词:广西  粮食生产 玉米
秋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5
《作物杂志》广西玉米研究所 时成俏 覃永嫒 黄安霞 覃嘉明  出版年:2007
分析秋玉米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经过对产量、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千粒重和出子率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是出子率(r=0.652)、穗长(...
关键词:秋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分析  
玉米种质资源抗南方玉米锈病鉴定初报
6
《现代农业科技》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李石初 杜青  出版年:2010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832217)
2008年秋季和2009年秋季分别对1218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人工接种南方玉米锈病抗病性鉴定。在春玉米典型的病株叶上采集锈病的病原菌(夏孢子),经自然干燥后在6℃低温条件下保存备用。在秋季,当被鉴定的玉米材料8~9叶时...
关键词:玉米 种质资源 南方玉米锈病  抗性鉴定
玉米株高整齐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7
《广西农业科学》广西玉米研究所 黄开健 黄艳花  出版年:1997
玉米株高整齐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存在着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量随着株高整齐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株高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仍然要服从穗长对产量的影响效果。
关键词:玉米 株高整齐度 产量  
广西玉米育种目标及种质改良对策
8
《广西农业科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张述宽  出版年:2004
根据广西生态特点、玉米耕作制度、生产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玉米育种存在问题 ,提出了玉米育种目标仍是高产、优质、多抗 ,种质改良应以广西地方种质资源为基础 ,引进国内外优良种质 ,建立核心种质库 ,改进育种手段 ,开展温、热...
关键词:广西  玉米育种  育种目标 种质改良 核心种质库 地方种质资源 穿梭育种
广西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分析
9
《西南农业学报》广西玉米研究所 杨华铨  出版年:1994
分析1980~1993年广西主要玉米杂交种的应用和良种区试资料,14年间累计种植面积在6700hm2以上的杂交种有20个,生产上应用的以群体改良种和顶交种为主。组成这些杂交种的主要亲本系有10个,年均种植面积占81.5%...
关键词:广西  玉米 杂交种 亲本系  种质基础
玉米与甘薯间套作种植模式效益研究
10
《广西农学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黄咏梅 陈天渊 李彦青 吴翠荣 李慧峰 卢森权  出版年:2011
广西农转基金项目(桂科转0998001-1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GXNSFA018100);广西农科院重点项目(桂农科2011YZ205);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资助项目(CARS-11-C-19)
为探索单位耕地面积产值最高的种植模式,以单作玉米和单作甘薯为对照,研究玉米与甘薯间套作不同的种植模式。分四大类型进行,分别为单作玉米、单作甘薯、间作和套作,其中间作又分三个模式,玉米与甘薯种植行比为2∶1,2∶2,2∶3...
关键词:玉米 甘薯 间套作 效益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