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法学会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依法治国    法治    法治思想    法治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17,115H指数:62北大核心: 656 CSSCI: 747 RDFYBKZL: 4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4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1
《中国法学》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 张文显  出版年:2014
法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外在的契合。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决定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本体上和路径上就是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现代法治为国家治理注入良法...
关键词:法治 良法善治 国家治理  法治化 法治现代化
法理:法理学的中心主题和法学的共同关注
2
《清华法学》中国法学会;吉林大学;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论创新团队 张文显  出版年:2017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现实问题研究"(2015MZD042)成果之一
当下,在中国法学界,共识性"法理"概念尚未凝练出来,把"法理"作为法理学研究对象和中心主题尚未成为理论自觉,致使"法理"在应为"法理之学"的法理学知识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中处于缺席或半缺席状态,在部门法学研究中也没有...
关键词:法理 法理学 中心主题 共同关注  法理中国  
构建智能社会的法律秩序
3
《东方法学》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 张文显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法学基本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18VXK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类社会的法律秩序历经以土地为中心的农业社会法律秩序、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业社会法律秩序、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社会法律秩序,而随着智能社会的到来正在转型为以算法为中心的智能社会法律秩序。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
关键词:智能社会治理  智能算法  治理赤字  信息社会 数字人权  法理型秩序  
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
4
《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中国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吉林大学 张文显  出版年:2022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法学基本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18VXK00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伟大实践而成功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遵循法治规律、通向良法善治的法治现代化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法治建设实...
关键词:法治 现代化  新道路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  
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暨对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坚持
5
《中国法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 高铭暄  出版年:2009
主张取消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推翻现行中国刑法学体系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是一种历史性的选择,具有历史合理性;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现实合理性;逻辑严密、契合认识规律、符合犯罪本质特征,具有内在合理性;与德日三阶...
关键词: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  中国刑法学体系  
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
6
《法商研究》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 张文显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VXK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进程中,我国社会治理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展现出一系列理论、制度和实践创...
关键词: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制度  社会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能力 社会治理共同体  
新时代的人权法理
7
《人权》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吉林大学 张文显  出版年:2019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生态建设...
关键词:人权发展 第二代人权  第三代人权  社会主要矛盾 法理基础
环境法典编纂论纲
8
《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吕忠梅  出版年:2023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环境法典编纂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环境法典编纂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哲学基础,定位于“领域型”法典,采取实质性、适度化编纂模式,依可持续发展逻辑展开。总则编凝练核心范畴,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与基本制度,实现环境权“入典”。污染控制编保障公众健康,依“...
关键词:环境法典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实质性编纂  适度化编纂  
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9
《治理研究》中国法学会;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 张文显 徐勇 何显明 姜晓萍 景跃进 郁建兴  出版年:2018
自2013年起,浙江省桐乡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自治、法治、德治合一("三治合一")的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实践。经过数年努力,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品牌,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并被中央政法委定位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
关键词:自治 法治 德治 基层社会治理 桐乡经验  新议程  
中国环境立法法典化模式选择及其展开
10
《东方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吕忠梅  出版年:2021
世界范围内,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法律传统,对环境立法体系化采取了"基本法+单行法"与法典化两种模式。按照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目标,"适度法典化"成为中国环境法典编纂的合理选择。"适度法典化"是动态开放的实质性法典编纂,...
关键词:环境立法 法典化 适度法典化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环境法律关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