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家庭农场    扶贫    精准    吸纳    兄弟关系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32H指数:5北大核心: 7 CSSCI: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扶贫吸纳治理: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中的悬浮与基层治理困境
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袁明宝  出版年:2018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秩序的影响研究"(2015BS03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的社会文化嵌入性研究"(SWU1509309)
精准扶贫在具体政策执行中出现了悬浮状态,数字化、文本化扶贫造成真正的贫困治理缺失,压力型体制的运行机制使得扶贫对象错位,保障功能扩大导致村庄社会出现"人人争贫困"现象,干部帮扶制度的形式化使得贫困户对基层政府产生抱怨和不...
关键词:精准扶贫  悬浮  精细化治理  扶贫吸纳治理  
婚姻连带:理解农村光棍现象的一个新视角——对鄂中和鄂东三村光棍成窝现象的解释
2
《人口与经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余练  出版年:2017
教育部2014年重大攻关课题"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研究"(14JZD0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恋爱;婚姻问题研究"(15CRK020)
婚姻连带构成解释农村光棍尤其是光棍成窝现象的一个新视角。通过对鄂中和鄂东三个村的实地调查,本研究得出,农村中"光棍成窝"现象值得重视。本研究认为,在经济匮乏家庭中,多子家庭中的兄长如果无法婚配,对弟弟的婚姻将产生"连带效...
关键词:光棍 光棍成窝  婚姻连带  兄弟关系 家关系  
农村基层微治理的实践探索及其运行机制——以湖北秭归县“幸福村落建设”为例
3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余练  出版年:2017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2016BS03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公关项目"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研究"(14JZD030)
不同于抓"中心工作"的运动式治理,也不同于抓"主要工作"的一般制度化治理,湖北秭归县通过"幸福村落建设",在农村基层,治理主体构建了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日常化的和解决细小琐碎事务的治理体系,从而实现了农村基层的"微治理...
关键词:农村基层  微治理  运行机制  幸福村落建设  
返乡创业型土地精英的兴起与基层治理互动
4
《中国青年研究》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余练 陈跃  出版年:201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农地‘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基层权力结构变迁研究"(SWU180951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空心村背景下的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YJC710091)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兴起,不少农民工返乡从事农业。返乡农民工凭借自身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文化,积极地与土地结合,形成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农民工到农村创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农村基层治理,成为...
关键词:乡村振兴  返乡创业 土地精英  基层治理  
新土地精英的崛起与村级治理重构
5
《思想战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余练  出版年:2018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阶段性成果(2016BS0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嵌入性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16YJC840020)
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伴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增加,农村新土地精英开始崛起。在政府的推动下,农村新土地精英主要由村干部、老板、职业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群体构成。与旧土地精英相比,新土地精英具有身份建构性、市场主体性和...
关键词:新土地精英  村级治理 权力结构 治理规则  治理秩序  产权变革
反抗型派性政治:一个农村派性竞争和派性博弈的解释框架
6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余练  出版年:2018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2016BS03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作为国家综合安全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与机制研究"(14ZDA064)
本文以湖北省中部地区LG村派性政治为例发现,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并非村庄派性政治形成的主要原因,寡头统治下的反抗型社会抗争成为LG村派性政治的核心要素。研究认为,反抗型派性政治起因于富人治村,形成于寡头政治。选举成为派性竞...
关键词:反抗型派性政治  选举 村庄政治 富人治村  寡头政治  
统分结合视角下土地细碎化治理模式创新——基于江苏S县联耕联种的实地调查
7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余练  出版年:2016
余练主持的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城乡统筹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SWU1509433);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培育项目"人地关系视角下重庆家庭农场培育研究"(SWU1509537)的研究成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三十多年以来,释放出了巨大生产力,但是随着人地关系的变化、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细碎的土地化又成为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与主流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治理土地细碎化做法不同,在江苏S县,地方政...
关键词:统分结合  土地细碎化治理  模式创新  联耕联种  农业经营形式
家庭农场规模:理论检视与实践内涵
8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余练 刘洋  出版年:2016
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SWU1509433);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培育项目(SWU1509515)
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概念以来,各界掀起了研究家庭农场的热潮。但在实践部门,政府困扰于家庭农场的规模界限问题。从家庭农场理论研究入手,从恰亚诺夫农民家庭组织规模的阐释到国内有关家庭农场概念的政策演变,大致勾...
关键词:家庭农场 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
农地流转、资源重构与谋地型乡村精英的发展
9
《中国乡村研究》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余练 袁明宝  出版年:2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三治融合’机制研究”(19YJC840056);第6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三治结合’治理体系构建研究”(2018M640891)。
经济学认为,农地流转是资源优化配置,农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不过,在农地流转过程中,资源开始重构,农民利益并没有得到保护。资本精英、权力精英和社会精英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农利资源分配中,抢占自上而下输入的农利增量资源,成为新时期...
关键词:农地流转 谋地型乡村精英  分利秩序  精英俘获  
无雇佣化的资本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性质再认识——以皖南萍镇粮食家庭农场为例
10
《中国乡村研究》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余练  出版年:2020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2016BS039)阶段性成果。
从经典作家笔下的资本主义农场到农民家庭组织,再到商品化条件下农民的无产化,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家庭农场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因此对其性质需要进一步厘清。根据在皖南萍镇粮食家庭农场所做的长期调查,笔者发现家庭农场的形成...
关键词:家庭农场 雇佣化  资本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