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方式:
- 不同湍流模型在旋风分离器三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和比较 ( EI收录)
- 1
- 《热能动力工程》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王海刚 刘石 出版年:20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076045)
- 采用标准κ-ε模型,RNGκ-ε模型和RSM(SSG)模型,对气—固旋风分离器中的单相湍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旋风分离器网格划分采用分块划分技术,每一块采用贴体坐标划分网格,计算结果同试验比较,三种模型中以RSM模型的...
- 关键词:旋风分离器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κ-ε模型 RNGκ-ε模型 RSM模型
-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 2
- 《储能科学与技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张新敬 陈海生 刘金超 李文 谭春青 出版年:2012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122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6079);国家留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过压缩空气存储多余的电能,在需要时,将高压空气释放通过膨胀机做功发电,在电力的生产、运输和消费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是目前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研发热点。综述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包括工作原理、...
- 关键词:储能 压缩空气 研究进展
- 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前景
- 3
- 《节能与环保》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徐建中 出版年:2002
- 关键词:电力工业 可再生能源 能源建设 分布式供电 冷热电联产 前景
- 储能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4
- 《储能科学与技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陈海生 刘畅 徐玉杰 岳芬 刘为 俞振华 出版年:2021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925604);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际伙伴计划项目(182211KYSB20170029)。
-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将引发一场深刻的能源和工业革命,会对未来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发展储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阐述了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储能的战...
- 关键词:储能 “碳达峰、碳中和” 战略地位 政策需求
- 2021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 5
- 《储能科学与技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中关村储能产业与技术联盟;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 陈海生 李泓 马文涛 徐玉杰 王志峰 陈满 胡东旭 李先锋 唐西胜 胡勇胜 马衍伟 蒋凯 钱昊 王青松 王亮 张新敬 王星 徐德厚 周学志 刘为 吴贤章 汪东林 和庆钢 马紫峰 陆雅翔 张雪松 李泉 索鎏敏 郭欢 俞振华 梅文昕 秦鹏 出版年:2022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925604);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20ZD0017);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际伙伴计划(182211KYSB2017002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1070200)。
- 本文对2021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1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
- 关键词:储能 技术 进展
-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原理
- 6
- 《储能科学与技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陈海生 刘金超 郭欢 徐玉杰 谭春青 出版年:2013
- 压缩空气储能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适合大规模系统的储能技术。本文对压缩空气储能的技术原理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讲解,包括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应用领域等。
- 关键词:压缩空气 储能 技术原理
- 微尺度流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EI收录)
- 7
- 《工程热物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陶然 权晓波 徐建中 出版年:200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No.59995464);国家973项目基金资助(No.200026300)
- 本文综述了当前微尺度流动研究的进展,对由于尺度微小化所带来的有别于宏观尺度流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在微尺度流动问题中必须注意的一些因素,例如,尺度划分与连续介质假设的适用范围,表面效应,稀薄性与压缩性的作用,以及...
- 关键词:微尺度流动 尺度划分 连续介质 微装置
- 2022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 8
- 《储能科学与技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先进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 陈海生 李泓 徐玉杰 陈满 王亮 戴兴建 徐德厚 唐西胜 李先锋 胡勇胜 马衍伟 刘语 苏伟 王青松 陈军 卓萍 肖立业 周学志 冯自平 蒋凯 尉海军 唐永炳 陈人杰 刘亚涛 张宇鑫 林曦鹏 郭欢 张涵 张长昆 胡东旭 容晓晖 张熊 金凯强 姜丽华 彭煜民 刘世奇 朱轶林 王星 周鑫 欧学武 庞全全 俞振华 刘为 岳芬 李臻 宋振 王志峰 宋文吉 林海波 李杰才 易斌 李福军 潘新慧 李丽 马一鸣 李煌 出版年:2023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925604);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20ZD0017);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际伙伴计划(182211KYSB2017002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1070200)。
- 本文对2022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中国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
- 关键词:储能 技术 进展
-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 9
-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郑琼 江丽霞 徐玉杰 高嵩 刘涛 曲超 陈海生 李先锋 出版年:2022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1070000)。
- 储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是平抑新能源波动、降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造成冲击的重要手段。当前,全球能源资源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也面临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变革。践行新时代“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
- 关键词:“双碳”目标 清洁能源 大规模储能技术 多能融合
- 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历程、典型形态及未来趋势
- 10
- 《太阳能学报》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永真 康利改 张靖 赵伟 朱轶林 赵军 出版年:20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200611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2019M660634);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9208191)。
- 基于能源互联网"三横四纵"的概念框架,该文按能量利用特征将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孕育、概念、起航和升华4个阶段,并梳理了各阶段对应的关键技术及典型形态,即:1)孕育阶段,以基于能的梯级利用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产系统为主...
- 关键词:能量转换 热泵 分布式能源 综合能源系统 能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