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关山月美术馆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美术馆    关山月美术馆    写生    中国画    展览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建筑类    

被引量:180H指数:5北大核心: 86 CSSCI: 4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
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刘悦笛 许中云  出版年:2006
200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艺术终结的哲学反思"阶段性成果
当代“审美泛化”已成为了“后现代”的美学特质,然而,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历史趋势都被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审美泛化”包涵着双重的逆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则是“审美日常生活...
关键词:审美泛化 后现代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日常生活化
浅谈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
2
《数字技术与应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周怡  出版年:2011
数字化技术为美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成为美术馆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回顾了数字化技术在国内外博物馆的兴起和运用,对我国美术馆的数字化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美术馆 数字化 虚拟现实
无声的庄严——敦煌与20世纪中国美术
3
《敦煌研究》关山月美术馆 张新英  出版年:2006
文章介绍了张大千、常书鸿等人早期在敦煌临摹、研究壁画的情况,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揭示了敦煌艺术对20世纪中国绘画的影响。
关键词:敦煌  艺术 中国美术 20世纪  
图像·地域·民族——关山月写生作品中的西北图景与民族观念
4
《美术学报》关山月美术馆研究收藏部 丁澜翔  出版年:2013
20世纪初期的民族危机使西北从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转变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文化疆域。我们不得不转向西北,去寻求"生命线"和新建立新的国家民族观念。对照"万国"我们渐渐明晰了"国家"的概念:抗击侵略,我们才用多民族的中华民族代...
关键词:关山月  西北图像  民族观念 写生
谱系·主体·视觉--关于红色美术研究的几点浅见
5
《美术观察》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 丁澜翔  出版年:2021
因题材的缘故,红色美术研究容易陷入“图史互证”的简单化处理之中。本文将从红色美术的边界、红色美术与历史的关系、艺术社会史的方法与红色美术研究三方面进行铺陈;而后结合当前的研究案例和笔者的研究体会,简述红色美术研究中几个容...
关键词:红色美术  艺术社会史  美术史谱系  艺术家主体  视觉文化
北齐晋阳—邺城地区墓室壁画的丧葬主题及其空间营建——以北齐徐显秀墓为中心
6
《美术学报》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庄程恒  出版年:2011
本文以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的丧葬主题为考察对象,结合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对该地区墓葬如何完成引导灵魂进入死后幻境的叙事构造空间进行论述,同时探究北齐晋阳—邺城地区鲜卑化汉人贵族阶层如何通过墓室壁画(画像)表达丧葬礼仪中的灵魂...
关键词:徐显秀墓  墓室壁画 丧葬主题  丧葬礼仪 空间营建  灵魂观念
人民的风景——20世纪50年代关山月与北京地区画家艺术中的首都及其视觉性
7
《美术研究》关山月美术馆研究收藏部 丁澜翔  出版年:2015
关山月于1954年、1956年两赴北京,创作了二十多幅写生作品,既有城市形象,也有公园和京郊景致。同时期在北京进行写生创作的还有李可染、张仃、郭味蕖、古元等北京地区画家。他们是如何选择视觉主题的?又是如何经营画面、选择技...
关键词:生产之城  北京公园 阶级转向  视觉文化 艺术社会史  
形式的共振:1954年的“描述性批评”与速写、风景画的兴起
8
《文艺研究》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丁澜翔  出版年:2023
1954年,因改进美术创作脱离生活、内容空乏之需,大量的苏联情节性绘画及其批评被译介至国内,加之第二次文代会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促进了“描述性批评”的流行。国内的批评家们开始自觉地运用“描述性批评”对创作进...
关键词:批评方式  美术创作 描述性 细节描写 速写 共振  同质化 文代会  
江山如此多娇——试论关山月建国初期山水画艺术的发展趋向
9
《美术学报》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陈俊宇  出版年:2012
《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作品成功地以传统中国画的形式,通过对中华大地这一富于现代地缘政治概念的整体表述,指喻了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现代风貌。它作为一个成功的范例,凸显了中国山水画这一古老画种在新时代中焕发出的生命力,及其...
关键词:“江山如此多娇”  新时代  意义价值  地缘政治
向心·鸟瞰·透视——再现“北平入城式”的三种构图策略及其空间激活
10
《文艺研究》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丁澜翔  出版年:20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陕甘宁边区美术图像与‘新国家形象建设’研究”(批准号:19Y JC760120)成果
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艺术家参与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用摄影、电影、绘画等手段对此进行记录和再现。随后,他们或通过现场速写,或参考报章图文,创作了一系列再现"北平入城式"的绘画作品。在此过程中,...
关键词:北平  激活  构图 绘画作品  政治现实 1949年  人民解放军 艺术观念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