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明清    传说    清史    中国社会史研究    水利社会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74H指数:4北大核心: 12 CSSCI: 12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明清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的理论视野
1
《史学理论研究》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张俊峰  出版年:2012
山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0309);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1005728)阶段性研究成果
明清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理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以反思和批判魏特夫的治水学说为起点。二是充分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讨论水利与社会、水利与国家的关系。三是吸收人类学研究成果,以弗里德曼的理论假设和宗族范式为基础,实现...
关键词:明清 中国  水利社会 理论  
山西雁北地区当代冥婚现象研究
2
《民俗研究》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李全平  出版年:2009
冥婚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在中国社会中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而至今犹存,它在汉文化各地域的普遍实践中呈现出各自的不同特点,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冥婚开展区域性研究。本文结合文献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考查以及口述访谈,对山西省雁北地区当代冥婚...
关键词:冥婚 “姒女”传说  风水先生 利益化
首届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综述
3
《历史研究》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张俊峰 殷俊玲  出版年:2005
关键词:区域社会史 清史 中青年学者 历史人类学 史观 学术讨论会  情况  中国社会史 中国人民大学  会议  
北方有江南:一项景观史的研究
4
《民俗研究》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张俊峰 李杰  出版年:202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金元以来山陕‘水利图碑’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AZS009)的阶段性成果。
隋唐以降,"江南"不仅是地域概称,亦作为一种美称在北方地区广泛流行。根据各地被称为"江南"的缘由,可大致分为水利型、稻作型、文化型、富足象征型以及景观型。各种类型的"江南"并非泾渭分明,北方各地之"江南"多是几个类型的集...
关键词:北方  江南  江南象征  景观史  类江南景观  
水土保持:大泉山典型的塑造
5
《当代中国史研究》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郝平 曹雪峰  出版年:2011
大泉山作为水土保持典型的塑造是伴随着新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浪潮实现的。张凤林和高进才一开始对大泉山严峻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主要基于生存的需要。他们在改造生存环境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整个国家历史进程中被作为水土保持工作...
关键词:大泉山  水土保持 村庄典型  
民国时期的晋北土盐经济与民众生活
6
《中国经济史研究》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张俊峰教授科研团队;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郭宇 张俊峰  出版年:2021
土盐业是扎根于山西省中北部地区的一种民生经济,是人们应对盐碱化土地等不利生态环境的重要生存选择。民国时期,面对中央"寓禁于征"的打压政策和外来盐斤的冲击,晋北土盐经营面临危机。山西特殊的地域政治形态,土盐自身的区位优势以...
关键词:民国 晋北  土盐经济  环境  社会
旱域水潦:明清黄土高原的城市水患与拒水之策--基于山西10座典型城市的考察
7
《史林》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李嘎  出版年:2013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史视野下华北区的洪水灾害与城市水环境研究(1368-1949)”(批准号:12CZS07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批特别资助项目(批准号:2012T50245);第4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批准号:20110491628)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山西10座城市——夏县、灵石、临县、兴县、保德、河曲、太原(府)、介休、洪洞、闻喜——的水患问题均甚为严重,不容乐观的城市下垫面条件——城区一带的地形、河流沟峪、湖池——是导致水患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官府的拒水之策...
关键词:水患 城市 下垫面 拒水
地方传说、景观叙事与文化建构——以子夏文水设教为中心的考察
8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宁夏楠  出版年:2019
据《史记》记载,孔子门徒子夏曾于"西河"设教,学界对于西河之地众说纷纭,山西文水便是其中之一。其实在隋开皇年间,子夏文水设教传说已经出现,并成为地方民众重要的口承叙事。在传说基础上,历史人物子夏逐渐被建构为地方文化符号,...
关键词:文水  西河设教传说  景观叙事 仪式活动 文化建构
明代巡按御史整饬地方吏治的方式及效果
9
《齐鲁学刊》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张祥明 裴磊  出版年:2023
明朝廷派遣监察御史巡按地方整饬地方吏治,巡按御史的最重要职责是荐举或弹劾地方官员,为此巡按御史必须掌握地方官员的业绩。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巡按御史或者个人亲自调查地方治理状况。由于巡按御史任期短暂,在这种情况下,以乡绅、生...
关键词:明代吏治  传统治理  巡按御史  监察制度 回避制度
从边疆到内地:地方化进程中的边陲社会--以清代山西河曲县为中心的考察
10
《史林》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张俊峰  出版年:2012
历史上河曲县长期作为军事边塞而存在,这种状况至明末清初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清代大一统局面的完成,"蒙汉分治"取代"蒙汉对峙",蒙汉交流范围日渐扩大,蒙地开发程度愈益加深。河曲县遂由过去单一的边塞军事区域向地方化经济区...
关键词:边疆 内地  地方化 河曲  社会变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