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彼得·汉特克    语言    诺瓦利斯    《比目鱼》    比目鱼    

研究学科:哲学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87H指数:6北大核心: 16 CSSCI: 13 CSCD: 2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探析
1
《外国文学评论》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 冯亚琳  出版年:2002
本文借助叙述学和阐释学的研究成果 ,从悬念的设置、叙述者作为经历者与观照者、感知的叙事功能、对话作为场景框架、隐喻与象征等几个方面探析《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 ,以期揭示该小说文本内部的基本建构 ,以及这些表现手法深化主题...
关键词:叙事策略 小说文本  叙述者  当代  德国文学 叙述学 严肃  深化主题 叙事手法  叙事功能
寻求另外一种真实——评德国浪漫艺术童话超现实的美学旨趣
2
《外国文学评论》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 冯亚琳  出版年:2004
艺术童话是德国浪漫文学中艺术上最为成熟的形式,它寄托了浪漫诗人的艺术理念和美学追求,因为几乎没有其他任何一种体裁能够像童话那样表现从无限到有限的过渡,能体现世界的神秘和梦幻特征。本文以瓦肯罗德和诺瓦利斯的童话为例,分析并...
关键词:德国  艺术童话  浪漫主义 审美意识 诺瓦利斯 叙述方式  
德语基础阶段教学实践中的综合式教学法
3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 胡嘉荔  出版年:2002
在简要分析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法利弊的基础上 ,提出综合式的教学法是可行的 ,并联系德语基础阶段教学实践对其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言结构 交际能力 综合式教学法
分裂与统一 对立与融合——浅析赫尔曼·黑塞作品中双极性主题的发展
4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 廖峻  出版年:2004
赫尔曼·黑塞在其毕生的创作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他的关于世界与人的双极性思想,这一思想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通过对黑塞中晚期几部重要作品的文本分析,研究在这些作品中尤为明显并具有代表性的数对矛盾的演变及其意义...
关键词:矛盾  双极性 分裂  统一  对立 融合  和谐  
教育现实情境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德国近十年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走向
5
《心理科学》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Philipps-Universitat 冯小俐 张大均 Detlef H.Rost  出版年:2012
迄今国内对德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了解、评介甚少。在全球化的今天,将目光聚焦于曾对心理学,其中包括教育心理学做出过巨大贡献,至今仍在国际心理学界占一席之地的德国十分必要。文章以三种德文教育心理学权威学术期刊近十年发表的论...
关键词:德国教育心理学  教育情境模型  教育现实情境  研究取向  
“互文性”作为结构原则——彼得·汉特克的小说《为了长久告别的短信》与传统文本的互文关系研究
6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 冯亚琳  出版年:2001
“互文性”是当代文学作品的重要结构原则。以彼得·汉特克的小说《为了长久告别的短信》为分析对象 ,着重讨论了该作品与侦探小说和传统教育小说的互文关系 ,认为正是有了作者对传统文本的美学反思 ,才有了该作品具有后现代情趣的叙...
关键词:汉特克  “互文性”  戏拟 反讽 后现代情趣  
试析文化学与文化研究的异同
7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 李大雪  出版年:2009
文化学和文化研究是学术界经常使用的两个术语。两者尽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无论从概念、产生背景与发展道路还是从性质上都存在明显区别。文化学主要是与人类学有关联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纯粹的学术活动,而文化研究是文学中派生出来...
关键词:文化学 文化研究 Kulturwissenschaft  
德国十八世纪自传文学中的个体意识
8
《外国文学评论》四川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冯亚琳  出版年:1999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创作类型,自传在整个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英国人R帕斯科尔在他的《自传———内容与形式》一书中称自传“本质上是欧洲的”,他把自传的“欧洲传统”一直追溯到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①德国教授R...
关键词:自传文学 虔信主义  十八世纪  个体自我觉醒  资产阶级 上帝 个体发展  德国  自我意识 教义问答手册  
艾菲的婚姻悲剧——试析冯塔纳的社会批判小说《艾菲·布里斯特》
9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 胡嘉荔  出版年:2001
分析小说《艾菲·布里斯特》中女主人公艾菲的婚姻悲剧 :婚前艾菲纯洁、活泼 ,婚后按丈夫意愿和社会准则生活 ,抑郁苦闷 ,最后成为社会准则的牺牲品而死去 ;小说反映了个人愿望与社会准则习俗之间的冲突 ,揭示了 19世纪德国...
关键词:批判现实主义 传统婚姻 个人愿望  社会准则
释《夜颂》之夜
10
《国外文学》四川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林克  出版年:2000
关键词:诺瓦利斯 德国浪漫派 唯心主义 诗人 魔幻 情欲 神秘  巴特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