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心理学院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教育 民族教育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教师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9,701H指数:40WOS: 7 北大核心: 779 CSSCI: 654 CSCD: 32 RDFYBKZL: 17
-
排序方式:
- 从虚拟现实到元宇宙:在线教育的新方向
- 1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刘革平 王星 高楠 胡翰林 出版年:2021
- 2020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研究”(201004);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大专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19ZDJY004)。
- 元宇宙代表了视觉沉浸技术发展的最新阶段,其本质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在线数字空间,正在成为人类社会创新发展的实践场域。视觉沉浸技术的演进经历了桌面式虚拟现实、沉浸式虚拟现实、扩展现实以及元宇宙等四个阶段。元宇宙超越了时空...
- 关键词:元宇宙 在线教育 虚拟现实 智能学习环境
- 从层次到类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百年
- 2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朱德全 石献记 出版年:202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测度与长效机制研究”(BJA190104),项目负责人:朱德全。
- 中国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种教育类型,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职业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呈现出“革命中兴办”“学苏中成型”“迷失中重建”“改革中发展”“规范中完善”“跨界中融合”六种实...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百年 中国职业教育 发展历程 类型教育
-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技术逻辑与价值旨归
- 3
- 《中国电化教育》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朱德全 石献记 出版年:202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测度与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JA190104)阶段性研究成果。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技术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需要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是实现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生动力。职业教育自身内蕴的技术理性精神与乡村振...
- 关键词: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技术逻辑 价值旨归
- 技术与生命之维的耦合:未来教育旨归
- 4
- 《中国电化教育》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 朱德全 许丽丽 出版年:2019
-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成果培育性项目“大数据时代教育评价技术的改变分析”(项目编号:2019-06-004-BZPK01);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专项招标课题“‘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成就的文献计量分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兴起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它们正全面地推动着教育变革,如何正确看待和面对新技术给未来教育带来的变革和可能风险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因此,该文基于耦合视角,提出未来...
- 关键词:未来教育 旨归 技术之维 生命之维 耦合
- 新媒体与未来教育
- 5
- 《中国电化教育》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涂涛 李文 出版年:201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新途径--原生语境再现多媒体字源识字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09JJD880014)阶段成果
- 媒体的演进与发展一直以来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新媒体也不例外地对现代教育带来了影响和改变。该文在梳理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媒体演进对教育带来改变的基础上,辨析了新媒体对现代教育带来的影响及改变,以及新媒体与教育...
- 关键词:新媒体 教育 学习 技术 未来
- 大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原理、现状与挑战——从轻量级BERT到对话式ChatGPT
- 6
- 《现代教育技术》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刘明 吴忠明 廖剑 任伊灵 苏逸飞 出版年:202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小学阅读理解提问教学的深度神经网络智能提问方法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61977054)、“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学生课堂状态协同判别及解释模型研究”(项目编号:62177039);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于多模态学习分析技术的智能化教学反馈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CYS22164);“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项目编号:SWUPilotPlan002)资助。
-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是用于描述海量文本的向量表示和生成概率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随着近来其代表性产品ChatGPT因良好的生成、理解、逻辑推理与对话等能力而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大语言模...
- 关键词:ChatGPT 大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教育数字化转型
-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
- 7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曾维希 张进辅 出版年:200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西南地区民族心理研究"(05JJD880067);西国重04003项目"当代中国青年职业心理特点与测评"
- 民族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民族学生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行心理调适以达到新的和谐的过程。探讨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表现与成因,指出其客观存在的生活习俗、语言表达、思维情感、文化观念的差异以及少...
-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心理适应 管理对策
- 中小学教师负担:减与增的辩证法
- 8
- 《教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张家军 闫君子 出版年:202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教师减负的效果测度与治理长效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BHA200150)的研究成果。
- 中小学教师减负,减轻的主要是非教育教学类负担。中小学教师负担与纷繁多样的工作角色、错综复杂的工作任务、无限延长的工作时间和隐而无形的身心压力密切相关。中小学教师之所以负担过重,主要缘于三重场域共同作用引发教师负担持续生成...
- 关键词:中小学 教师负担 逻辑表征 逻辑机理 减负理路
- 论教育研究中的空间转向
- 9
- 《教育研究》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田晓伟 出版年:201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西南民族地区教育结构调整研究"(项目编号:12XJC880007)的研究成果
- 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会对教育研究产生带动作用,这将使教育研究更加关注以空间作为研究本体、视角、方法和话语的重要性。空间不仅是教育活动与现象的容器,还具有教育生产和建构的意义,要描述、解释和解决教育问题必须具有相应的空间...
- 关键词:空间转向 教育研究 空间观念
- 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 10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陈时见 胡娜 出版年:201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民族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18BMZ077);项目负责人:陈时见;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017YBWT09);项目负责人:方慧
- 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层化现象严重、信息化程度不高、优质师资匮乏、乡土意识薄弱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需要遵循系统性、开放性、统整性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坚...
- 关键词:新时代 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 农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