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气候变化 沙尘暴 土壤湿度 青藏高原
研究学科: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哲学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6,065H指数:43WOS: 28 EI: 32 北大核心: 270 CSSCI: 6 CSCD: 274
-
排序方式:
- 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和倾斜涡度发展
- 1
- 《气象学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吴国雄 刘还珠 出版年:199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文中证明了不仅包括动力因子,而且包括热力因子、摩擦耗散及非绝热加热作用的和可用于三维空间的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证明经典的、平面上的涡度方程只是它的特例。并且用该全型涡度方程严格证明了倾斜涡度发展(SVD)理论。沿着倾斜...
- 关键词:Ertel位涡 盒子定律 热力参数 涡度 倾斜涡度
- 1951—2006年期间我国寒潮活动特征分析
- 2
- 《高原气象》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康志明 金荣花 鲍媛媛 出版年:2010
- 财政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面向TIGGE的集合预报关键应用技术研究"(GYHY200706001);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期预报技术"(20050190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半球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及极涡活动对亚洲对流层阻塞影响的研究"(40805021)共同资助
- 利用中央气象台1951—2006年共56年冬半年(9月至次年5月)的冷空气天气过程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海平面气压、500 hPa高度场和850 hPa气温等资料,统计分析了我国寒潮若干气候特征和寒潮中期过程...
- 关键词:我国寒潮 统计分析 寒潮冷高压 聚类分析 波谱动能
-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 3
- 《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陈思蓉 朱伟军 周兵 出版年:2009
-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07LASW07);中国气象局推广项目(CMATG2006M02);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QX)200706026)
- 利用1951—2005年雷暴和冰雹观测资料,统计出中国743个站点的雷暴以及冰雹发生日数。统计结果表明,中国雷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概率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和日变化差异,日间与夜间强对流天气分布变化很大。中国雷暴发生频...
-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 雷暴 冰雹 合成分析 REOF分析
- 江淮流域2003年强梅雨期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 4
- 《大气科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周玉淑 高守亭 邓国 出版年:200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 4 0 50 0 7;40 2 0 50 1 0;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 2 0 0 2 1 2
- 在分析 2 0 0 3年 6月 2 1日到 7月 11日江淮流域强梅雨期间降水概况和大气环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对水汽输送流函数及非辐散分量、势函数及辐散分量及江淮地区水汽收支的分析 ,表明江淮流域是该时期全球范围内...
- 关键词:江淮流域 水汽输送 特征分析 2003年6月 江淮地区 中层大气 南海夏季风 大气环流 梅雨期间 水汽收支 全球范围 水汽辐合 水汽通量 抬升作用 上升运动 青藏高原 水汽含量 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 计算分析 暴雨洪涝 空间范围
- 2007年梅雨锋降水的大尺度特征分析
- 5
- 《气象》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陶诗言 卫捷 张小玲 出版年:200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418301;自然科学基金40505010
- 2007年6—7月在华南、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流域先后出现东西走向静止锋暴雨,引起粤东和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分析了这3个地区静止锋暴雨的动力学、热力学结构的异同点。2007年7月引起淮河洪涝的主要强降水是7月8—9日的暴雨,...
- 关键词:致洪暴雨 梅雨锋 锋生过程 气旋生成的上-下层影响 下游小槽斜压发展过程
- 华北地区天气型对区域大气污染的影响 ( EI收录)
- 6
- 《环境科学研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苏福庆 杨明珍 钟继红 张志刚 出版年:2004
- 北京市蓝天工程
- 分析了2000—2001年采暖期重污染天气型演变、垂直温湿层结结构及区域污染特征。区域性重污染背景为各类重污染天气型相继影响的复合系统,其中有各类天气型组成的污染物传输、汇聚和区域污染同步累积系统。华北平原区域性同步污染...
- 关键词:天气型 区域污染 汇聚
- FY-4卫星应用和发展
- 7
- 《上海航天》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志清 陆风 方翔 唐世浩 张晓虎 许映龙 韩威 聂肃平 申彦波 周毓荃 出版年:2017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2009AA12Z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575048;61527805;41175023)
- 介绍了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FY-4)卫星应用及其发展。给出了FY-4卫星装载的先进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静止轨道干涉式红外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和空间环境监测仪4种主要观测仪器,以及卫星的观测能力和提供的定量化产品...
- 关键词:FY-4卫星 先进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 静止轨道干涉式红外探测仪 闪电成像仪 空间环境监测仪 数值天气预报 气候 生态环境 专业气象服务 人工影响天气 空间天气监测预警
- 秦岭大巴山地形对陕南强降水的影响研究
- 8
- 《高原气象》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毕宝贵 刘月巍 李泽椿 出版年:2006
-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418300)资助
- 通过对地形敏感性试验的数值分析,认为大巴山使秦岭山脊、汉江河谷降水减小;使秦岭东南坡和渭河河谷下游强降水增加,大巴山本身降水增加幅度最大;大巴山峡口地形将大量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在秦岭南侧和东侧的迎风坡上产生强降水,而峡口...
- 关键词:暴雨 地形 秦岭 大巴山 动力作用
- 三江源地区近50年降水变化分析
- 9
- 《高原气象》青海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专业气象台 唐红玉 杨小丹 王希娟 史津梅 徐亮 出版年:2007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西北西部气候和水分过程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研究"项目(KZCX3-SW-229)资助
- 利用西北及三江源(黄河、金沙江及澜沧江)地区122个气象观测台站1956-2004年近50年的逐日降水量及月总降水量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6.7...
- 关键词:三江源区 降水变化 降水日数
- 中国冰雹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 10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张芳华 高辉 出版年:2008
- 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TG2004-07)
- 基于1971—2000年中国614个台站的冰雹观测资料,分析了冰雹日数的分布特征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发现我国冰雹频发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大部分测站年雹日超过10 d;江南和华南地区雹日主要集中在2—4月,其他地区集中在5...
- 关键词:冰雹日数 时空分布 气候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