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视频    新媒体    媒介    媒介融合    新闻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自动化类    电子信息类    

被引量:1,206H指数:16北大核心: 105 CSSCI: 91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网络流行语现象的语言文化分析
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周晓凤 刘鸽  出版年:2014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913146)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变体,以其形式新颖、形象简洁、传播迅速、时尚流行之特点而倍受网民喜爱。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为可复制性和可传播性,它不但占据网络虚拟空间,还不断被使用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其语言的社...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语言价值 文化含义 发展趋势  
我国流动人口留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人口学刊》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李辉 段程允 白宇舒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的城镇化"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14BRK035);吉林大学重大课题培育项目: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研究(2015ZDPY15)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众多,在流入地打算长期居住的流动人口超过一半以上。本文通过对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教育程度较高、月平均收入较高、月生活支出较高的流动人口具有较强的留城意愿。使用二分类Logisti...
关键词:流动人口 留城意愿 二分类Logistic模型  
短视频用户生产内容的需求及满意度研究
3
《新闻与传播研究》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刘鸣筝 张鹏霞  出版年:2021
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对短视频用户生产内容建立评估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立权重、完善模型,提出短视频应用中用户生产内容的用户需求模型。研究发现,信息质量仍然是用户最看重的指标,二级指标中,易用性、信息内容的易理解性和反馈服...
关键词:短视频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层次分析法 优劣解距离法  媒介市场
媒介素养视阈下公众谣言辨别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
《新闻大学》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刘鸣筝 孔泽鸣  出版年:2017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新媒体流言传播机制及对策研究>(2016ZZ002)
谣言辨别能力是媒介素养的题中之义。本文选取6个常见的谣言案例作为测定公众谣言辨别能力参考值的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公众的谣言辨别能力不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公众谣言辨别能力与性别、学历、对意见领袖的选择偏好显著相关,与生活地域...
关键词:媒介素养 谣言辨别  网络红人 社交网络密度  
老年人的媒介使用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研究——基于CGSS2015的实证分析
5
《东岳论丛》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刘鸣筝 董岳  出版年:2019
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如何使老年人享受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老年人媒介使用的角度出发,选用CGSS2015问卷结果,建立有序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媒...
关键词:老年人 媒介使用 主观幸福感 有序回归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传播价值与传播策略
6
《新媒体研究》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刘可 杨霁涵  出版年:202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的"三农"短视频成为展示农村场景、农民生活、乡土文化的重要窗口。当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期,"三农"短视频的勃兴无疑为农村发展建设提速增效。文章对"三农"短视频传播价值进...
关键词:短视频  三农 乡村振兴  文化传播
后真相时代次生舆情的成因及其应对
7
《中州学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疆日报社;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马璇 焦宝  出版年:2019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后真相时代扑朔迷离的事实和真相已经让公众迷失在他者建构的情绪场域中,塑造公众思想的不再是事实和真相,而是情感或情绪。公众情绪表达成为后真相时代原生舆情能否引发次生舆情的重要因素,而公众的信息需求、利益诉求和价值诉求等得不...
关键词:后真相  公众诉求 情绪场域  次生舆情  习惯性质疑  
迷因理论视域下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及传播机制研究
8
《现代视听》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熊江武  出版年:2019
本文基于迷因理论,以网络流行语这一互联网文化景观为例,剖析网络流行语生成的内在机制及其传播原因,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包括三个阶段:首先,用户对网络语言本体结构的复制与模仿是其生成的必要条件;其次,大量重复的语言迷因在表达...
关键词:迷因理论  网络流行语 模仿 生成机制  传播原因  
“二次传播”:主流新闻传播的“历史变局”--关于自媒体时代媒介融合问题的思考
9
《社会科学战线》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黄也平 任航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XW087)。
自从网络(包括固网的web2.0和移动网的3G、4G)传播普及后,社会的新闻生活就已经由"一次传播"转向了"二次传播"。长期以来,由电视、报纸和广播组织起来的主流新闻传播,正在被以"两微一端"为主的"二次传播新闻"所替代...
关键词:媒介融合 一次传播  二次传播  新闻生活  新闻生产 主流新闻传播  新闻生活方式  
粉丝文化研究简史:历史脉络、理论梳理与趋势探析
10
《传媒观察》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杨思宇 刘鸣筝  出版年:2019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专项“新媒体流言传播机制及对策研究”(2016ZZ002)系列成果
粉丝文化是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近十几年来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以趣缘为纽带的粉丝通过对原始文本的积极重构,将符号性原材料转化为与自己社会情境相关的意义和快感,创造出自己的独特文化。并通过情感交互、意义阐释...
关键词:粉丝(迷)文化  身份认同 文化生产 媒介融合 粉丝经济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