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嵊州市黄泽镇中学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课堂    课堂教学    课程    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31H指数:2北大核心: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宁波等国内若干大城市的竞争力比较研究
1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浙江万里学院数学研究所;嵊州市黄泽镇中学 陆新根 徐斌  出版年:2003
文章在对地区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反映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城市内部经济竞争力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评价城市内部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对我国2...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SPSS 指标体系
语文教学“互动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2
《科教文汇》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中学 李良慧  出版年:2006
关键词: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 共同提高  组织学 写作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互动性  分享成果 作文  
浅谈提高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探索
3
《新课程(下)》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中学 吕贤婷  出版年:2011
"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能力测试的重点项目之一,它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  解题方法  逻辑推理能力 英语报刊 归纳概括  阅读理解题 学语言  能力测试  英语阅读理解 阅读量
论美术课堂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
《文教资料》嵊州市黄泽镇中学 丁东晓  出版年:20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农村学校美术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活动缺少场地和设备不能或很难开展,但是教师完全可以在美术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对学生进行授课,它是培养学生创...
关键词:美术课堂  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法  
科学课堂问题设计探讨
5
《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中学 沈亚东  出版年:2009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从问题开始。因此课堂上的问题设计是教师必须要仔细推敲的,合理的、有梯度的问题设计能将课堂的精髓较好地体现出来,可以说它是课堂的“灵魂”。课堂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初中科...
关键词:课堂问题设计 目的性 有效性  启发性 适时性  全面性
中学科学课中“身份”的辨别——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
6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嵊州市黄泽镇中学 吴卫红  出版年:2010
在浙教版的初中科学实验中,许多地方出现了对照实验,同时许多考题中也出现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断。一些简单的实验,学生能够判断出来,可是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问题学生就要判断失误。我在查阅了许多资料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
关键词:科学实验  实验组 对照组  判断  
对科学教材选用中和反应指示剂的质疑
7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中学 袁亚卿  出版年:2008
在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中,浙教版《科学》九上教材中是分两次来学习完成的。第一次在书本第8页,学习稀盐酸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再逐滴滴入盐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关键词:中和反应  教材选用 《科学》  指示剂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试液 稀盐酸 溶液颜色  
发掘乡土资源,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水平
8
《考试周刊》嵊州市黄泽中学 李爱春  出版年:2015
农村中学学生普遍存在作文"无米可炊"和"有米难炊"的问题。依据新课程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理念,农村中学可以挖掘本土资源,结合乡土文学的积累与成就,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学生实际的作文教学之路,从而有效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写作水...
关键词:农村中学  乡土资源 写作水平
立足生活现象 创设问题情境
9
《中学物理(初中版)》嵊州市黄泽镇中学 竺萍  出版年:2016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置身于陌生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将这一概念运用于初中科学教学,让学生立足于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来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
关键词:情境创设 概念运用  教学效果 生活现象  探究欲望 学习效率  发散性思维 当代教育理论 学习过程  认知结构  
微积分知识在数列求和中的运用
10
《考试周刊》嵊州市黄泽中学 郑俊辉  出版年:2018
数列求和是中学阶段数列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许多初等解决方法.本文试图用微积分知识探讨一些特殊数列求和的方法, 从中可见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数列 求和  通项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