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霍姆    自尊    青少年自尊    青少年    和谐互动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57H指数: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研究
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张丽华 张索玲 侯文婷  出版年:2009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DBA060091);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60461);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JG08DB031)
采用自编《青少年自尊评定问卷》,探讨2470名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年级和性别特点。结果表明:(1)青少年自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是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关键时期;(2)青少年自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自尊发展水平显著高于...
关键词:青少年 自尊 发展特点  
教师反馈——英语课堂和谐互动的关键
2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王欣欣  出版年:2007
和谐的师生互动,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更要关注学生的需求,用心去体会并捕捉学生语言中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并与学生倾心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堂 教师反馈 课堂互动
冷冉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贡献
3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大连教育学院离退休办公室;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吴恒山 单华  出版年:2006
冷冉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整合与创新,其核心理论为情知教学论与“阶段连续”德育体系。指导行动的纲领是冷冉的“教育信念”。
关键词:冷冉  教育思想 情知教学 “阶段连续”德育体系  
提高初中综合实践课有效性方法探析
4
《亚太教育》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代继艳  出版年:2016
初中综合实践课的主要形式就是学生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思考能力、锻炼动手能力、增强体验感和创作意识。提高课堂有效性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习能力,培养...
关键词:综合实践  有效性 方法  
浅析科学素养与新课程的关系
5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大连教育学院自然科学部;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王延玲 王巍巍  出版年:2004
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总目标,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师正确理解科学素养的涵义,明确科学素养的内容,是落实科学教育总目标的前提。
关键词: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新课程  
中学赏识教育的心理策略
6
《中学课程资源》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刘雅丽  出版年:2007
关键词:赏识教育 心理策略 道德教育  抗挫折能力 教育工作者  和谐发展  霍姆林斯基  受教育对象 日常教育 教  
实践主体效应与反主体效应及现实意义
7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兰明 单华  出版年:2009
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突出的矛盾表现为实践活动的二重性,即人类主体效应空前增长,同时也产生巨大的反主体效应。把握人类实践活动的这一特点,对于发挥实践主体的创造精神、认识客体对实践活动的制约性,使实践活动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以及...
关键词:实践  主体效应  反主体效应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探究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教学思维模式的构建
8
《新课程》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赵新琼  出版年:2017
任何“教无定法”的高效教学都是在某一教学思维模式指导下系统进行的,音乐教学也是一样。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三维目标”为基础尝试构建的初中音乐教学思维模式,以音乐教材的...
关键词:课程标准 三维目标  教学思维模式 教学单元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新探
9
《中华少年》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张钢  出版年:2016
初中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把情境教学法用于导课,设计课堂活动来吸引学生探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用评价激励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新探  
英语 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
10
《东北之窗》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英语教师 范青  出版年:2008
距离2008年中考只剩一个多月了!田忌赛马,贵在用策。中考复习也一样,除了要脚踏实地地苦练外,复习策略和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复习效果。那么。
关键词:解题技巧 中考复习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