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英德市茶叶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苦丁茶    茶文化    茶叶    茶树    茶叶生产    

研究学科:轻工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212H指数:7WOS: 1 北大核心: 4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苦丁茶
1
《茶业通报》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 陈杖洲  出版年:1996
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苦丁茶陈杖洲(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513000)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年利用历史,但已销声匿迹近一个世纪的珍稀植物代用茶──苦了茶,近几年被重新开发利用以来,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馈赠友人之佳品,消费量与日...
关键词:苦丁茶 开发利用  
苦丁茶香气的化学组成
2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广州市食品工业技术中心;英德市茶叶局 戴素贤 谢赤军 袁学培 黄国干  出版年:1998
广东省高教厅资助
采用改进的SDE装置萃取后用气相色谱和色一质联用技术,分析了苦丁茶香气的化学组成.结果在苦丁茶精油的146个色谱峰中鉴定出91种化学成分,占该精油总量的8593%.含量较高的为十六碳酸、9,12-十八碳二烯酸、1,2-...
关键词:苦丁茶 香气 化学成分
苦丁茶的开发及其利用
3
《中国茶叶加工》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 陈杖洲  出版年:1998
苦丁茶在我国已约有2000年历史,宋代以前资源丰富,产饮兴盛;元代开始资源逐渐减少,产饮衰落;清末民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产制低落近一个世纪;80年代末,苦丁茶又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开发形成热潮。作者多年来对此潜心研究...
关键词:苦丁茶 开发  利用  种类  茶树形态特征  
苦丁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4
《茶叶机械杂志》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 陈杖洲  出版年:1997
苦丁茶树是一种常绿乔木,用苦丁树芽叶加工制作的苦丁茶其营养保健效果甚佳,市场前景广阔。苦丁茶树生长迅速,发展苦丁茶可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是适种地区发展三高农业的重要出路之一。
关键词:苦丁茶 营养保健品 开发前景  
野生天然类茶植物代用茶——野藤茶
5
《广西热带农业》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 陈杖洲  出版年:2003
野藤茶又称藤茶、白茶、白茶饼、癞痢茶、甘露茶,属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种的多年生藤本植物,植物学名为Ampelopsis grossede.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生长在海拔400~1300米的山...
关键词:野生天然类茶  植物代用茶  野藤茶  植物学特征 收获  加工  药用功效 开发利用  
丰富的古茶树资源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最好证明
6
《农业考古》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英德市茶友之家 陈杖洲 陈培钧  出版年:2007
关键词:茶树原产地 茶树资源 世界  证明  文字记载 起源  用茶 人类  
宋代广东茶文化发展管窥--主要基于文学作品视角
7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 何崚 陈海强 陈兴元 赖兆祥  出版年:2013
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课题(RWSZ201213)
随着宋代中国茶业重心南移,广东茶业经济及其茶文化日益得到发展。广东本地或被贬谪到此的文人士大夫在从事种茶、烹茶、饮茶等茶事活动之余,以茶为媒介创作了许多茶文化题材作品。与此同时,佛道宗教人士也形成了种茶、饮茶等日常修行方...
关键词:广东  茶文化 发展  宋代
苦丁茶加工工艺技术
8
《中国茶叶加工》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 陈杖洲  出版年:1999
提出了苦丁茶的品质要求,详细地阐述了从鲜叶原料要求到整个加工工艺即轻萎凋、杀青、揉捻、沤堆、干燥以及毛茶精制每一道工序的工艺技术,有利于促进苦丁茶的合理加工。
关键词:苦丁茶 加工技术  
谁是真正的苦丁茶?
9
《中国茶叶加工》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 陈杖洲  出版年:2001
苦丁茶是一种在民间被广泛饮用的植物药茶,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饮用历史.进入20世纪,苦丁茶只在我国南方少数村落的房前屋后被保存下来,成为一种频临灭绝的珍稀植物资源.但是,由于苦丁茶具有极佳的药用功效和极高的饮用价值,自...
关键词:苦丁茶 历史文献资料 植物品种 分布  种植  
茶资源开发利用进展
10
《贵州茶叶》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 陈杖洲  出版年:2002
我国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大有可为。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茶鲜叶、茶花、茶果、茶枝、茶根、茶树皮、茶叶以及茶资源加工中的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发展动态、前景、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茶叶有效成分 废茶  茶果 茶叶 茶花 茶资源 开发利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