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义务教育    新课程标准    教育学意义    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    

研究学科:

被引量:111H指数:3北大核心: 2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论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育学意义
1
《课程.教材.教法》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余文森 龙安邦  出版年:2022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在属性、立意和结构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在属性上,新课程标准强调国家教育意志在课程层面的体现,通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几个部分,形成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使课程标准成...
关键词: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内容标准  活动标准  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的教学论意义
2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余文森 龙安邦  出版年:2022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专项课题“基于育人方式变革的福建省新型优质学校建设研究”(课题编号:FJWTZD21-09)。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着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学全面转向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在目标维度上,要超越“双基”“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真正从“人”的角度界定教学目标;在过程维度上,...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学习力”究竟是什么
3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翁乾明  出版年:2021
"学习力",从广义上讲,是一种自觉主动的与时俱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从狭义上讲,是快速而有效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也可以认为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从本质上讲...
关键词:学习力 六特性  十要素  五个量  本质  
以提炼办学主张引领新型优质学校建设
4
《中小学管理》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余文森 段立群  出版年:2023
新型优质学校是一个能够自我生长的生命系统,具有改革自身的主动意识、相对独立而稳定的自我变革系统、支持学校自主发展的配套机制。学校办学主张将校长的教育智慧灌注其中,是学校成长系统的导航器和主要内驱力。提炼、论证和落实学校办...
关键词:新型优质学校  办学主张  自我生长力  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管理模式  
素质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全日制助学工作探究
5
《教育与考试》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办公室 李旭  出版年:2007
高校全日制助学工作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而应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从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
关键词:素质教育 助学工作 全面发展  
论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育学意义
6
《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余文森 龙安邦  出版年:2022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在属性、立意和结构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在属性上,新课程标准强调国家教育意志在课程层面的体现,通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几个部分,形成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使课程标准成...
关键词: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内容标准  活动标准  质量标准  
跳出“新课标”把握“新课标”——由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引发的思考
7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翁乾明  出版年:2022
在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跳出“新课标”,就是暂时撇开“新课标”中的具体内容,从宏观角度深入思考其修订立意、教学陷阱、教学趣味、教学实践、教学评价、教师素养、教育目标、教育本质等问题,可以更准确地抓住关键因素,更深入地把握...
关键词:义务教育 新课标  立意  陷阱  趣味 实践  评价  素养  
“君子不器”对教师成长的启示
8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翁乾明  出版年:2022
“君子不器”因其在《论语》中独立成篇又言简意赅,带来了许多解读上的困难。概括而言,其解读大体上有五个角度:以才论器、以德论器、德才论器、文质论器和其他论器。“君子不器”的思想相当精辟,无论是在学科上的融通性、人格上的卓越...
关键词:君子不器 以才论器  以德论器  德才论器  文质论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