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外交    一带一路    公共外交    协同创新    公私合作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65H指数:4北大核心: 8 CSSCI: 1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及中国的培养机制
1
《比较教育研究》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 郦莉  出版年:2018
201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项目编号:15JZD03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瑞士、日本和韩国从外交、教育和人事的角度给予政策扶持,通过发挥驻地优势和人才能力建设,有效提升公民在沟通力、交流力和创新力方面的全球胜任力。美国高校注重从全球治理的区域与专题、行业与学科交叉的"矩...
关键词:国际组织人才  协同创新网络  人才外交  人才培养  
“二轨外交”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推进
2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 赵晨光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对非洲关系的国际战略研究”(15ZDA066)的阶段性成果.本文还获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重点项目)资助(3162017ZYQA01).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初期规划中,非洲的定位并不明确。中非间的"二轨外交"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关注,并推动其不断"议题化"。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召开后,"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推向非洲。根据"一带一路"倡议以及...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二轨外交”  中非合作  对非外交  
从先行先试到战略对接:论“一带一路”在非洲的推进
3
《国际论坛》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 赵晨光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对非洲关系的国际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5ZDA0660)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一带一路"倡议本质上是一项进程,其与中非合作的关系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的演进过程,二者相互影响、不断融合。以2015年为过渡,"一带一路"在非洲的推进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中国对非合作不断融入"一带一路"进...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非合作  先行先试  战略对接  
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制度互动”
4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 赵晨光  出版年:2014
制度互动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国际关系学制度主义学派的前沿理论。制度互动是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这样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却一直被忽略,未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有效研究。制度互动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发现、...
关键词:制度互动  非洲经济一体化  制度战略  
韩国智慧教育:以信息化带动多元互动创新--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教育观
5
《世界教育信息》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郦莉  出版年:2016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国外社科研究项目管理对北京高校的启示”(编号:2013SKL027)
自IBM公司提出"智慧星球"计划,并将其在城市建设和教育领域推广以来,韩国教育部积极吸纳其先进理念,开始实施"智慧教育"计划。"智慧教育"是在21世纪,教育对象从"数字移民"发展为"数字土著"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学习环境...
关键词:韩国  智慧教育 协同创新 知识管理 大成智慧学
韩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启示——基于公私合作的视角
6
《世界教育信息》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 郦莉  出版年:2015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国外社科研究项目管理对北京高校的启示"(编号:2013SKL027)
韩国与中国的近现代高等教育都发端于十九世纪中后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韩国在大约15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中国家,为跻身"亚洲四小龙"奠定了基础。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
关键词:韩国高等教育 公私合作 产消者协同创新  
中国的“集体对话”外交——围绕中非合作论坛的探讨
7
《国际论坛》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 赵晨光  出版年:2018
作者主持的2018年度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机制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ZGC014);作者主持的2017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经费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重点项目"‘一带一路’在非洲的推进研究"(项目编号:3162017ZYQA01)的阶段性成果
"集体对话"外交是指一国通过其主导的专门机制与多国进行集体互动的外交方式,其以双边和多边外交为基础,是二者的有机整合。在实践中,"集体对话"外交具有突出的外交整合能力,机制化为其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中国是"集体对话"外交...
关键词:“集体对话”外交  双边外交  多边外交 中非合作论坛
加强软实力建设——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8
《当代世界》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 高飞  出版年:2012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努力使中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是新形势下完善中国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大力提升中国"软实力"是...
关键词:中国外交 国际影响力  软实力 中国发展战略  和谐世界 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 和谐社会
斯巴达进入海洋:战略僵持、外交革命与德行溃败
9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 李隽旸  出版年:2015
外交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强国崛起;战争诸因及修昔底德迷思"(项目编号:3162014ZYQDYB05);上海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古希腊与先秦国际政治思想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00038815)的成果之一;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外交学院分中心资助;2015年项目"大陆权势的海洋战略:一项历史与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斯巴达与雅典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海战与陆战的双重较量。为了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传统大陆权势斯巴达通过与波斯结盟、擢升天才将军莱山德,克服了主要战略困难,将雅典主导的海上消耗战推进为双方对峙浴血的海上歼灭战,并取得了决定...
关键词:斯巴达 雅典  伯罗奔尼撒战争 海洋战略 结盟自由  
金砖国家对非外交的新趋势、新特点
10
《当代世界》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 赵晨光  出版年:2016
近年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重视与非洲开展合作。但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各金砖成员国的对非外交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总的来说,中国、印度更加强调对非合作的战略性,俄罗斯、巴西较多考虑对非合作的稳定性,金砖机制注...
关键词:外交 国家  砖  非合作 新兴大国  成员国 俄罗斯  稳定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