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江苏省洪泽县二中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教学    2002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高二组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物理教学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自动化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7H指数:2北大核心: 5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情境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 朱士才  出版年:2015
物理情境教学作为研究新课程的其中一项,不但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并营造出浓烈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情境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中  有效应用  情境教学 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 李天威  出版年:2016
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最高的教学效率。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尝试更加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构建出高效、和谐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 构建策略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时间 教学效率 教育理念 物理教师
生物课堂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展示
3
《中学教学参考》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 朱林  出版年:2015
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新课改呼唤和谐的课堂,呼唤个性的张扬,呼唤从容的展示。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克服展示恐惧症,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展示。
关键词:生物课堂 展示  交流  舞台
阅读教学,基于问题的生命对话
4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 贝学问  出版年:2012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根本要求是:“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为此,科学的阅读教学应该是利用课堂所展开的蕴涵生命意义的多重对话,它绝不只是师生双边平等民主的活动,更多的是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之间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 对话  生命 精神生活  教科书 多层次  多重  学生  
集体备课中的“话题”设计与思考
5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 田富忠  出版年:2015
集体备课是每所学校学科教研中普通采用的组织形式,是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集体备课中大家集思广益,合作探究,研讨商榷,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集体备课的现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集体备课 合作探究  教学效果 内容与形式  课堂教学 语言基础知识 学习效率  文本阅读 文言文教学 原则探讨  
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6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 刘正亚  出版年:2014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适应新教材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的各...
关键词:中学生 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
《雨霖铃》写作动因与本质意义试探
7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 袁启凤  出版年:2015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在2014年上半年两次刊文探究柳永的《雨霖铃》,在教材篇目多、刊物版面少的情况下,实属难能可贵。古代多位论家对《雨霖铃》有过点评,基本是窥一斑而难见全豹,如贺裳的“俊句说”、刘熙载的“点染说”...
关键词:中学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椭圆和双曲线的一个共性
8
《中学理科(高中内容)》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 桂韬  出版年:2003
关键词:椭圆  双曲线 共性  高中  《数学》 教学 代数
美术特长生观察能力之我见
9
《美术教育研究》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 庄会娟  出版年:2014
在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对观察力的培养不够。因此有时学生的作品虽然看起来丰富多彩,但缺乏必要的细节,画面单一、呆板。
关键词:美术 观察  对比  
质疑——让学生换一种方法悟数学
10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 郭小丽  出版年:2014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习惯灌输给学生大量的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只注重学生是否理解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而不注重学生是否质疑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欠缺追寻真理的精神,有时会被错误的知识误导.他们不愿意拓宽自己的视野...
关键词:数学 质疑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