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济南食品科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核糖核酸    COD    职业技术教育    核酸    免疫功能    

研究学科: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71H指数:5EI: 3 北大核心: 5 CSCD: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核酸在营养免疫中的功能 ( EI收录)
1
《食品科学》济南食品科学研究所 贾伟  出版年:1997
关键词:核酸 营养 免疫功能 食品
丙酮酸钙的应用与生产 ( EI收录)
2
《食品科学》济南食品科学研究所;济南华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邵泽川 贾伟 田耕 李书红 王景成  出版年:2000
介绍丙酮酸钙的各种用途及其化学合成路线,推动食品新资源的发展,并探讨丙酮酸钙在保健食品上的应用。
关键词:丙酮酸钙  脂肪燃烧  合成工艺 保健食品
甲壳素的制备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3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济南食品科学研究所;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 李敬龙 陆晓滨 李敬爱 丁相德  出版年:2003
甲壳素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医药领域显示了其优越的应用价值。本文对甲索素/壳聚糖的制备方法、生理功能以及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关键词:甲壳素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医药 制备方法  生理功能 应用  壳聚糖
超临界CO_2脱除大豆分离蛋白异味的研究
4
《西部粮油科技》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市食品科学研究所 葛保胜 张立峰  出版年:2001
利用超临界 CO_2脱除大豆分离蛋白异味。研究了不同压力和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从而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 27.5MPa和 45℃。经分析萃取出的异味物质主要有醇、醛酮和芳香类物质, 经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异味减少,溶解...
关键词:超临界CO2 大豆分离蛋白 脱腥 异味
核酸口服液的药理研究
5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山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济南市食品科学研究所 张岫美 魏欣冰 盛少虎 贾伟 侯宗良 李建淮  出版年:1998
国内贸易部资助
核糖核酸制剂核酸口服液能提高正常及免疫功能低下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正常小鼠的血清溶血素生成,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核酸口服液  核糖核酸 吞噬功能  溶血素 药理
标准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改进
6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轻工业学院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济南市食品科学研究所 洪卫 李敬爱 张现 肖金  出版年:2005
本文全面分析了用标准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时,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影响测量准确度因素,并从影响因素的根源出发,综述了消除影响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标准法 测定  COD 化学需氧量
核酸口服液的安全性研究
7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山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山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1济南250012;济南市食品科学研究所 盛少虎 张岫美 冯月秋 魏欣冰 王束枚 侯宗良  出版年:1999
国内贸易部资助
核酸口服液以最大体积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为40ml/kg,相当于成人用量的140倍无明显毒性反应。对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的结果证明.该口服液在按体积计算相当于成人用量的52.5、26.3、和3.5倍的剂量下,对大鼠不产生有害...
关键词:核酸口服液  核糖核酸 最大耐受量 安全性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8
《现代企业教育》济南食品科学研究所;山东轻工业学院 亓惠胜 骆行逵  出版年:2007
合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战略问题,本文提出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几项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大豆组织蛋白加工工艺及专用设备的研究
9
《广西轻工业》济南食品科学研究所 蔡霞  出版年:2007
介绍了大豆组织蛋白的加工条件、工艺流程和专用设备生产线,并对其技术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大豆组织蛋白 挤压膨化 淀粉糊化
高抗性杂合酵母发酵石榴酒的技术研究
10
《中国酿造》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济南市食品科学研究所 王超萍 李敬爱 曾清平 李敬龙  出版年:2010
以石榴果为原料,采用高抗性杂合酵母代谢控制发酵技术,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该酵母具有发酵力强、澄清快,抗乙醇、SO2能力强等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积累产物,克服了普通酵母果香淡薄的缺点,且生成的副产物少,酿造出的石榴酒酒香...
关键词:石榴酒 高抗性杂合酵母  代谢控制发酵  澄清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